-
"吉林油田正以这个站的数字化改造为试点,逐步优化全油田物联网功能,实现井、间、站一体化高效联动,加快智能场站建设。"
-
" 新民采油厂员工王志刚告诉记者,他去年曾作为吉林油田应急抢险小组成员,支援过辽河油田,对这些排水设备十分熟悉,今年,他再安装调试起这些设备,明显效率提高了很多。"
-
"2019年至2021年,吉林油田年均二氧化碳注入量达到26.2万吨。"
-
"次日早7时,21名吉林油田抗洪人员带着物资到达拉林河决口现场,配合部队运送沙袋、钢管、钢丝笼等物资。"
-
今年3月,吉林油田在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新立采油厂1号、2号、3号、16号平台启动零碳示范区建设,投产后实现区块零碳生产、零碳排放。
-
"这是吉林油田把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提升亏损治理成效、破解成本压降难题的缩影。"
-
"同时,受降雨影响,嫩江水位持续走高,沿线英台、红岗、新立等单位生产区域处于上水边缘,防汛形势严峻。"
-
"坚持注采精细调控气驱效果持续稳中向好吉林油田持续加强注气治理,优化注入速度和调控措施,驱油效果不断提升。"
-
"另外在大情字井油田西部斜坡重构层系井网开展“二三”结合先导试验,主要针对西坡3个矛盾突出的主体区,立足CCUS终极井网方式,提前3年实施水驱综合调整治理435井次,破解水驱阶段矛盾问题,预计水驱采收率由19.3提升至24.2%。"
-
"同时,受降雨影响,嫩江水位持续走高,沿线英台、红岗、新立等单位生产区域处于上水边缘,防汛形势严峻,吉林油田已进入主汛期。"
-
"同时强化源头和过程管控,多措并举实现了降本提质增效,效益勘探高效推进。"
-
"高效勘探,提供资源保障半年来,吉林油田充分发挥勘探的“龙头”作用,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组织运行,油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新突破,老油气田开发水平持续提升。"
-
"为实现地面骨架管网工程6月30日全面投产目标,工程强化组织领导,超前启动施工,统筹推进运行。"
-
"公司党委组织部、职业教育中心(公司党委党校)领导及相关单位160余名新老党员参加了宣誓仪式。"
-
此口地热试验井正式采水并入系统,标志着吉林油田中渗透储层的地热利用获得了阶段性突破。
-
-
-
-
-
-
大平台集约化建产模式,是以效益理念为中心,以多专业高度融合优化方案为基础,以地质工程、提产降本、作业环保、技术管理四个一体化为手段,通过技术、管理双创新,实现绿色效益开发的最大化。
-
4月16日,经采用吉林油田自主研发的1.30克立方厘米超低密度水泥浆技术,位于吉林油田大情字黑69区块的黑69-1-2井固井施工顺利结束,实现固井水泥浆一次返至地面,标志着吉林油田低成本超低密度水泥浆技术取得新突破。
-
-
4月13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吉林油田公司树牢效益产量意识,靠实效益管理措施,一季度自营区生产原油超计划产量1.1万吨,生产天然气超计划产量1600万方,松南效益稳产形势持续向好,充分发挥了老油田“压舱石”作用。
-
近日,吉林油田在新立采区规划建设的零碳示范区项目进入关键阶段。立足老油田二次开发,吉林油田推行“大平台+新能源+新技术”绿色融合发展建设模式,全力打造老油田二次开发与新能源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区、查干湖生态保护与工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
截至3月31日,吉林油田完成油气当量133.07万吨,超计划1.29万吨。钻井、压裂、投产投注等各项主体工作量均超计划运行,真正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勘探部、扶余采油厂等单位和部门提前20天完成了12个方案、226口井环评任务,征地周期平均提前了8.2天;施工队伍摆布到位。
-
自去年11月初至今年3月末,吉林油田日均生产天然气293万立方米,日均销售天然气207万立方米,均超计划目标,圆满完成了五个月的保供任务。作为东北地区天然气保供的重要能源企业之一,吉林油田承担着为松原市、长春市多个下游用户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供气任务。
-
阳春三月,经过一场春雪的滋润,沉睡一冬的查干湖湿地开始逐渐苏醒。未来,这些工业“肺泡”将与春日里的查干湖湿地一起畅快地吸纳二氧化碳,守护查干湖的“绿水青山”,擦亮金字招牌,为传统能源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吉林油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