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注入40.8万吨,超计划3万吨,占今年中国石油总注入量的五分之二。据统计,吉林油田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357万吨,占中石油总注入量的76.4%,相当于植树3000余万棵,或近2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的减碳效果。
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吉林油田用实际行动践行“减碳、替碳、用碳、埋碳”,凭借30余年的CCUS业务深耕经验,充分发挥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成功建成国内首个全产业链CCUS示范工程,突破了二氧化碳防腐、循环注入等核心技术,具有集中式注入最早、注入HCPV最大、CCUS工艺流程最全、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最多、驱油效果最好等“五最”特征。
负责主要注入任务的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以目标为导向,将注入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确定职责分工,制定奖惩机制,保质保量的完成注气工作。超前组织,挂图督办。在2023年末接到注气任务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制定详细的单井月度注入方案,形成日通报、旬跟踪、月总结的运行管理办法;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加快实现方案落实落地。超前储备,统筹协调。充分结合气源供给情况,采取高峰时期多注气的办法,弥补设备检修、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上半年超计划4.5万吨。积极优化内外部气源匹配,在保证完成计划的同时降低成本,全年节约外购气2万吨。超前治理,保障到位。围绕注入压力、注入量指标,从地层、井况、方案、泵压、地面五方面问题入手,建立水气交替技术攻关突击队,全年完成63井次治理,实现注入井有效注入。
注入过程中,因水气交替常常影响仪表计量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平稳性,今年12月,二氧化碳开发公司自主研发水气同表注入,不但节省了投资费用,更实现了精准注入。有些注入井压力偏高,会产生注不进问题,二氧化碳开发公司开展地面、井筒、储层系统分析,依据管网压力定期跟踪,开展通球、扫线工作,对井筒采取连续油管和沥青质解堵措施治理欠注井,对致密储层压力高采取清水压裂、系统提压办法,保证全年注入任务顺利完成。
随着CCUS规模的持续扩大,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也将持续提升,二氧化碳开发公司将继续坚持“保混相、控气窜、提效果、创效益”气驱开发理念,优选优质区域集中注气,针对不同阶段的注气区块采取不同调整对策,扩大混相见效规模,力争注入量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