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的新崛起——吉林油田绿色转型发展透视-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1/01 16:14:50
来源:新华网

老油田的新崛起——吉林油田绿色转型发展透视

字体:

  “吉林油田2024年新能源税前利润在集团公司新能源全部税前利润占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所有油田中排名第二位。”新能源事业部经理马晓红说,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镇赉大屯镇13万平供暖配套3万千瓦风电项目被评为股份公司新能源优秀项目。

  在大考面前,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绿色能源企业建设水平再创新高。曾经举步维艰的吉林油田究竟是如何重“新”崛起的?

  扭亏脱困:敢问路在何方?

  吉林油田曾一路书写辉煌,后来陷入了产量下跌、连年亏损的低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吉林油田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科学研判形势。一面全球能源转型、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后低油价成为常态;一面资源劣质化、效益稳产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固化了老油田高成本开发的格局。虽然采取了深化改革、外闯市场等一系列努力,但治标不治本。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此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部署,掀起了“能源革命”浪潮。绿色转型成为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吉林油田抢抓“双碳”机遇,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更新发展理念,变革发展模式,以吉林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基地为依托,实施千万千瓦级风光发电、五百万吨级碳埋存、百万吨标煤级清洁能源利用“三大工程”,高效建设以松南效益稳产、川南效益建产和新能源效益发展为标志的绿色低碳多能互补新型吉林油田。

  效益稳产:老区真的老了吗?

  油气资源是油田发展之本。松南老区是吉林油田本质扭亏脱困的压舱石,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托。当前,吉林油田整体进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阶段,剩余储量和资源以低品位、非常规为主。

  资源劣质化大势所趋,老区真的老了吗?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吉林油田的答案是,低品位不等于低效益,非常规资源要有非常规打法,依靠创新驱动完全能够实现效益开发。

  在2024年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三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上,吉林油田新立Ⅲ区块获得“零碳工厂”标准试点荣誉称号,成为目前国内油气生产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零碳工厂”从何而来?吉林油田在新立Ⅲ区块推行大平台集约化建产模式,创新应用井网重构、集团压裂、液压采油等技术,建成了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充分利用井场闲置土地建设光伏、风电、CCUS等新能源项目,不仅实现了区块零碳生产,采收率也提高了8.7个百分点。

  吉林油田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深化油藏认识,精细勘探开发,融合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成功让老区不老。

  原油产量实现硬稳定。创新“大平台集约化开发+新能源融合降本+两化转型提效”为核心的低品位资源高效建产新模式,精心推进大情字井、“三新”地区压舱石示范项目,百万吨产能投资降幅达10%,自然递减同比减缓0.3%,采收率同比提高0.2%。

  老气田提产见效果。通过老井精细管理控递减、措施方案升级把关提效果、创新天然气周会提效率等有力措施,产量形势总体可控,开发指标持续向好。松南天然气全年完成天然气产量对比计划超产6000万方。

  CCUS是松南老区埋碳增油的独门秘技。截至2024年底,吉林油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过400万吨,相当于植树3400万棵,埋存总量保持国内第一。吉林油田与印尼Jabung油田签订合同,作为中石油首个CCUS国际创效项目目前已收获了“第一桶金”。工业化推广区原油产量连续八年正增长,核心区单井日产较水驱递减提高5倍,有力推动了低品位资源的效益动用。

  迎难而上:川南效益建产气势如虹

  2024年12月12日,吉林油田川南配置区天然气产量突破6亿方,较2023年增加了4.47亿方。从零开始,一个难啃的深层页岩气藏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驶入了效益建产“快车道”,是如何做到的?

  2021年,集团公司将川南配置区流转给吉林油田。对于吉林油田来说,川南配置区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区、扭亏脱困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支撑点,越快实现效益开发,就能越早破解困局。然而,想要快速实现效益建产却绝非易事。

  川南配置区虽然资源丰富,但以深层页岩气为主,处于勘探评价初期未提交任何储量,且无论油藏条件、地理环境、还是气候条件都是全新的挑战,效益开发难度非常大。

  面对困难,吉林油田不等不靠,充分发扬“五上”精神,迅速成立专班靠前指挥,组建精干队伍,立足常非并举,加大科研攻关,打破常规降成本,加快各环节推进速度和力度,推动川南配置区效益建产步伐不断加快。

  坚持一体化增储上产。持续实践认识总结,迭代优化方案设计,精准锁定不同开发单元铂金靶体位置,指导产能建设高效实施。超前推进一体化评价建产与方案编制,加快配置区增储上产。2024年部署实施3口评价井全部获得高产气流。

  推进技术迭代升级。不断深化一体化导向技术,创新造斜段“三步入靶法”和水平段“三类型精细轨迹控制法”技术,已完钻井铂金钯体钻遇率达94.9%。升级钻井技术路线,第二轮井钻井周期由143天降至84天。不断优化完善压裂采气技术,2024年投产平台井初期单位压降产量同比提高50%。

  目前,川南配置区已实现三维地震全覆盖,集输管网建设完成,配套技术基本成熟,页岩气增储建产量效双升,常规气多点开花,2025年天然气产量将突破11亿方。

  向“新”奋进:新能源效益发展勇立潮头

  作为中国石油和吉林省第一个单体规模最大的上网风电项目,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从启动到投运仅用了一年时间,创下了电力行业同等规模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吉林油田凭什么?

  得先机者赢未来。吉林油田区域内拥有十分丰富的风、光、地热等资源。发展新能源与吉林省地方产业政策高度契合,为项目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

  吉林油田“像抓油气生产一样抓新能源”,抢抓指标获取等因地制宜推进新能源与油气业务融合发展,建立扁平化组织机构,组建一体化队伍,克服零经验、施工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挑战,加快项目建设、精细后期运维,高效推进内部自消纳与外部供能双开发。

  集团公司首个大规模风光发电自消纳项目、首个国际新能源碳资产项目、首个上网风电项目、单体最大的集中式风电项目、首个“零碳工厂”、首桶“零碳原油”、首个“油田级低碳生产示范”、首个地热风电打捆模式……吉林油田千万千瓦级风光发电、五百万吨级CCUS碳埋存、化石燃料消耗清零“三大工程”齐头并进,不断创造“吉油速度”,交出靓丽的“吉油答卷”。

  2024年,吉林油田完成油气新能源当量524万吨,同比增产32.5万吨;累发绿电突破6亿千瓦时,与2021年对比,清洁电力占比从0上升到28%,碳排放总量下降13%。

  打造碳产业,碳减排也可以创造效益。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利”为商品的碳交易和碳市场应时而生。2021年,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建立,为吉林油田绿色转型发展创造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中国石油首个新能源国际碳资产项目——15万千瓦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累计实现碳收益超1亿元,同时,吉林油田将8个余热利用项目成功打包开发为国际碳资产项目,实现减碳8000吨。

  绿色转型发展让吉林油田成功再创辉煌,发展前景“风光”无限。

  站在新征程上,吉林油田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新“681”发展目标:坚定不移以“325”工作思路,实现油、气、新能源总当量“十五五”末达到1000万吨,天然气与新能源占比将超过一半以上。

  以“吉油绿”带动“吉林绿”。千万千瓦级风光发电、五百万吨级碳埋存、百万吨标煤级清洁能源利用“三大工程”齐头并进,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地热市场顺利推进,未来带动整个吉林省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

  减排与增油并进,增绿与增效共升。吉林油田正以勇争第一的姿态不断书写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