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辈子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我的梦想,上学是山区孩子们的梦想,我想用自己的梦想点燃孩子们无数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马宪华,这个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村小学任教的女教师,拿着不足300元的月工资,每天要爬34公里山路,7年一万多次穿越大山,两万五千次趟过河流,走过了三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她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新华网吉林频道 文字:马扬 赵宝锟 图片:王景和 赵宝锟
  制作:邵守志 责编:周长庆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

--山村女教师马宪华的情怀

  “能一辈子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我的梦想,上学是山区孩子们的梦想,我想用自己的梦想点燃孩子们无数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马宪华,这个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村小学任教的女教师,拿着不足300元的月工资,每天要爬34公里山路,7年一万多次穿越大山,两万五千次趟过河流,走过了三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她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我流泪,但不是抱怨……”

  1996年,吉林省延边州林管局决定将几座荒山建成万亩果园,从各地召集了60多户下岗职工和农民从事果树承包。很多人拖家带口赶着毛驴车,走几个月路才来到这里。但无户口、无学校的状况让他们的心凉了半截。“孩子到市里上学路远不安全,学费又贵。看着孩子十多岁了还整天在山上‘散养着’,我们着急呀!”果农汪贵忠回想当年,还有些哽咽。
  马宪华就是这个时候接受珲春市教育局的建议,从几十里外的新地方小学到只有13名学生的果树小学任教的。第一天上班,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让她犯了难,一路上要爬两座山过五条河不说,仅是密密麻麻的坟地和几乎无人行走的十几里羊肠小路就让她感到害怕。然而,当她走进那间租来的低矮教室,看到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的孩子时,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她说:“同学们、小朋友们,只要你们想上学,我就一定不离开你们。”孩子们都哭了,她也哭了。
  山路崎岖难行。为准时赶到学校上课,每天天不亮,马宪华便推车出门,晚上顶着星星才能到家。春天她趟着带冰碴的水过河,腿脚常常都冻麻了;雨季来临,黄泥道路一步一陷,自行车轱辘上全是泥,走一阵就得用手抠一抠沾在车上的泥巴,实在推不动了,就得扛着车子走。遇上大雨,山洪夹着泥浆喷涌而下,马宪华冒险过河,多少次险些被山水冲走。一次,她在上班过河时被河水连车带人冲走很远,幸亏几个路过的赶车人把她救了上来。那些人教训她:“这天气过河不要命了!”她没说什么,而是穿着一身湿漉漉的衣裳准时赶到了学校,坚持给孩子们上完了一天课。
  2001年冬天,珲春连降暴雪。一天清晨,白雪遍地,寒风刺骨,马宪华推车在茫茫雪海中行走。不大一会儿,手脚就冻麻了,脸也冻紫了,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尤其是雪地推车,就像推着一堵墙。走着走着,她身子不由自主地一下子歪倒在了雪地上。这时,她脑子中也曾闪念:算了吧,今天不去了。然而,一想到孩子们在等着自己,她立刻又来了精神。她把自行车往地上一撂,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学校挪去。2个多小时的时间,马宪华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走完了这17公里山路。她没有想到,快到村口时,她远远看到了自己教的十几个学生手拿铲子正站在村口焦急地向这边张望。原来,孩子们怕她出意外,专门扫出了一条路来迎接她。
  7年来,谁能说得清,在这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39岁的马宪华流下了多少汗水,又流下了多少泪水!“走不动了,我坐在雪窝里哭;过河时,被冲倒在水里时哭,有时候站在水边看着急流就想哭;在泥路上,自行车上的泥抠不动了或者链条断了,我扛着自行车边走边哭;有时候傍晚穿越羊肠小道时心里害怕,走过去后才知道自己又流泪了……我流泪不是因为抱怨,也不是因为后悔,它只是女人单纯的发泄。”
  做为一个女人,敦厚朴实的马宪华同样爱美。但谁能想到,“穿裙子”在她那里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要翻山跃岭,因为要骑车推车,这7年来,马宪华工作时间从来没有穿过一次裙子。她只能在休息日或进城办事时,穿上裙子美丽那么一两次。其他时间,她的裙子只好委屈躺在箱子底下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受的一切苦都值了”

  马宪华的学生很少,7年共有两批23名学生升到了上一级学校,现在果树小学只有7名小学生,还有2名跟读生。就是这寥寥几个学生,成了马宪华为之献身的“心肝宝贝”。
  果树村是个贫困村,在行政上又不隶属珲春市任何一个乡镇,村小学既享受不到国家政策,也得不到乡镇的扶持。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马宪华都得自己想办法克服。
  教室是一户果农家四处裂缝、不到十平米的土坯仓房,窗户因年久失修而下沉,无法正常透光,马宪华就自费拉起电线,在阴天时给孩子们点灯上课。学校没有操场,唯一的一小块四平方米的空地也常年堆放着农具,她自己平整土地,趁院里没车时,带学生上体育课。夏天房子漏雨,她让孩子们挪到干爽处学习,自己边接雨水边讲课。冬天教室里没有煤,她年年得跟果农商量,向他们借煤给学生生炉子。学校没有办学经费,马宪华就自己做教具,遇到做不了的,她就一趟趟骑车到20多里外的市第一小学求借。由于学校条件差,她带的饭,只有在冬天生炉子后才能热一下,平日里都是凉的。长期劳累使她患上了多种疾病,她一直咬牙挺着,在胃病复发,呕吐不止的情况下也没有耽误过一堂课。
  虽然是一所“三不管”的学校,但马宪华教学一点不含糊。但除英语外,正规小学中有的课程她全开了。孩子年龄大小不一,学习进度不一,她就利用中午和傍晚时间,天天给学生补课。已经送走的23名学生,她个个都给单独补习过。有个叫丛庆的学生,到果树小学时,班级已经上二年级了,而他只在一年级念过半年,马宪华利用每天中午放学后给他额外补课,整整两年的时间,丛庆不仅跟上了班级的课程,而且成绩还很好。提起马老师,丛庆泪流满面,他说:“她的脸上从来都是笑容,一看见她我就有胆量了。”
  去年9月初,马宪华教的两批学生分别上了初一和市一小的四年级。开学当天,这些孩子和家长找到马宪华,请求她带着孩子们到学校报到。整整一天,马宪华一直忙着帮孩子们找校长请求减免择校费、分班级,直到看着所有孩子都进了新班级,见了新老师的面,她才想起忘了照看一下当天到同一所学校报到的自己的儿子。
  “马老师跟孩子的感情深哪!刚上学那会儿,孩子别说识字了,连起码的待人接物的规矩都不懂。马老师就手把手地教他,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现在你看看,孩子变得可懂事了,‘马老师’三个字也天天挂在他的嘴边。”果农李桂芬一提起马老师就感慨不已。
  母亲般的呵护,使孩子们与马宪华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天清晨,马宪华一走进教室,都会看到讲台上放着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梨;打开教柜,一袋袋的苹果梨塞满了柜子。马宪华说:“这些年,苹果梨我是天天吃,山区果农的孩子没别的好东西,他们悄悄地送水果给我,一个个苹果梨就是孩子一颗颗闪亮的心。”
  还有一件事情,常使马宪华落泪。在上班路上,马宪华常常会遇到已经到市内上学的学生,远远看到她,这些孩子会立刻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向她行个礼说“老师好”。还有一些坐城里班车的孩子,一见到她,就会拍着车窗使劲喊“马老师!”。时间长了,班车司机都认识她了,每次遇到她,都会鸣笛示意。马宪华说:“每遇到这种情景,我常常会落泪,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受的一切苦都值了。”

  “我图的就是山区孩子能有书念”

  从7年前当民办教师那天,马宪华的工资就是果农每月凑的300元钱,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实际上,就这点钱,也因为一些人家庭困难凑不上钱而难以全部拿到。
  对这样一份苦差事,家人很难理解。马宪华一家在新地方村算比较富裕的。家里有牛,有手扶拖拉机,一家三口十几亩地,可说是衣食不愁。马宪华的丈夫平时沉默寡言,一提起自己家这7年来的日子,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每到农忙,人家都是一家人在田里忙活,看看自己,总是一个人,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别人中午回家都能吃口热乎饭,我回到家里,连口热水都没有,晚上和孩子俩,你望我,我望你,等到很晚才能等到她妈妈回家。马宪华热爱教师岗位,作为一个老师,她没说的,我佩服她,可做为一个妻子,她真的不称职。她能说得出班里孩子谁哪些问题不懂,却不知道自己孩子哪些知识不懂,她能说出班上谁家缺啥,却连自己家里有几只鸡都不知道。我常对她说咱别干了,就那300块钱都不到的工资,在农村随便干点啥都挣出来了,可她想来想去,过后又骑上车上学校了。我俩是自由恋爱,她脾气倔我知道,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我也知道,说实话,这些年,她为学生们吃了不少苦,我和孩子也为她吃了不少苦。”
  有时,丈夫累急了,也不免要和马宪华吵:“你看农村里有谁家像咱家那样,一个大男人领个小孩饥一顿饱一顿地过日子。咱家根本不缺你那两个钱,你这么苦,到底图个啥?”马宪华的公公也不无怨言:儿媳妇天天给别的孩子补课,可自己孙子的功课她从小学到初中却一天没给补过。马宪华的儿子现在学习成绩不理想,也经常为妈妈不管他而落泪。经常上门调节夫妻关系的马宪华的姐夫曾经问过她:“你这么苦图个啥?咱能不能不干了?”每次想了又想后,马宪华的回答都是那一句:“我不干,不会再有人愿意去受这份累的,那些孩子就没书念了。”
  马宪华这样说,是因为她常常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当时自己是多么渴望学习,却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她说:“这么多年,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看看自己照顾不上的家,我的思想上有时也会有波动。尤其是一批孩子送走后,我都会考虑是否再坚持下去。但是一想到那些孩子,想到我的一点坚持可能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我就想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完)

 

马老师在课堂上
用了7年的校舍,门窗破旧,墙皮脱落
马老师的下班之路


众人眼中的马宪华

  一个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一个默默无私的奉献者,一个执着理想的追求者,一个失职的妻子--这就是众人眼中的马宪华。
  在采访马宪华事迹的过程中,许多人眼含热泪,向记者讲述着她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孩子们离不开马老师呀”

  今年60多岁的果树村老果农汪贵忠一提起马宪华就很激动。想当初,是他亲自上珲春市教育局把马老师从新地方村接到了果树小学,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果树小学实现了从无到有。“村里有些对不住马老师呀。这7年她一直拿300块钱的月工资,这点钱还因为一些人家庭困难没办法全拿到。可马老师从来没因为这个耽误过孩子们一天的学习。早先村里没老师的时候我很着急,村里离市里学校很远,学费贵,一路上车又多,家长根本不敢把孩子往城里送。记得刚建村的那年,村里有5个人被车撞死了。我领着全村十几个人到教育局请求帮助安排个老师,马老师就这么来了,一点要求都没提。”
  “这些孩子跟马老师亲哪!记得刚成立学校那阵,一共不到10个学生,大的大,小的小,有的见人连个招呼都不会打,更别说识字了。马老师就手把手教他们,一个一个全都单独辅导。我是眼见着这些孩子开始懂礼貌了,开始懂事了。孩子们跟马老师的感情真没的说。我们这里比较穷,果农家里只有苹果梨,孩子们就天天给马老师拿,一袋袋,都偷偷塞到她的柜子里,还天天在讲桌上放个最大的。放学回家,跟家里人唠的最多的就是今天老师做什么了,老师又教他们什么了。这些孩子有了委屈,有了心事,都跟马老师说,反过来马老师再找家长说。她就像这些孩子的妈妈一样。”果农李桂芬谈起马老师有说不完的话。
  
  “她是我们最喜欢的人”
  
  在果树小学新校舍的典礼上,记者偶遇已经到珲春市内初中上学的原果树小学学生丛庆。“她是我们最喜欢的人”。一谈起马老师,这个原本不太爱言语的孩子忽然变得爱说了:“马老师特别和善,从来不骂我们,也不轻易批评人,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有了事情也愿意跟她说。以前我跟不上课,她就天天利用中午时间给我补课。那时候我还小,有时侯觉得很烦,现在上了初中,班级的人很多,很少有老师再像马老师一样为你辅导了,这让我特别怀念和马老师在一起的日子。那一年夏天下大雨,我很担心马老师不来上课。谁知那天早晨,马老师浑身湿漉漉地来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她为了赶路硬过河,结果掉河里了,好危险啊。我们知道后都哭了,课上得也格外认真。”

  “做一个妻子她真的不称职”

  马宪华一家在珲春市新地方村算比较富裕的。家里有黄牛,有手扶拖拉机,一家三口十几亩地,日子也算红火。
  马宪华的丈夫阎令顺平时沉默寡言,一提起自己家这7年来的日子,这个30多岁的汉子眼泪在眼圈里直打晃:“宪华热爱教师岗位,作为一个老师,她没说的,我佩服她;可做为一个妻子,她真的不称职……”
  说到妻子,阎令顺一肚子苦水:“每到农忙,人家都是一家人在田里忙活,看看自己,总是一个人,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别人中午回家都能吃口热乎饭,我回到家里,连口热水都没有,晚上和孩子俩,你望我,我望你,等到很晚才能等到她妈妈回家。7年来,除了早饭,我和孩子很少吃过她做的饭。我都快40岁了,父母也70多了,可现在一到农忙,我老母亲还经常得到我家给我做饭吃。原来我们家养了5头牛,日子也不错,可自从妻子到果树小学当老师后,牛没人看了,我只好卖了。
  “她给学生补课,天天都很晚,可自己孩子的课她却几乎没补过。她能说得出班里孩子谁哪些问题不懂,却不知道自己孩子哪些知识不懂;她能说出班上谁家缺啥,却连自己家里有几只鸡都不知道……
  阎令顺说:“我常对她说咱别干了,就那300块钱都不到的工资,在农村随便干点啥都挣出来了,可她想来想去,过后又骑上车上学校了。我俩是自由恋爱,她脾气倔我知道,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我也知道,说实话,这些年,她为学生吃了不少苦,我和孩子也为她吃了不少苦……”
  刚到果树小学时,马宪华的孩子闫义明才7岁,是新地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新地方小学在一座山外,离家非常远,过去小义明可以和妈妈一起上下学,但妈妈到果树小学后,他只能一个人翻山上学。有时天黑他不敢自己走,常常是哭着呆在学校,最后由老师送回家。妈妈辅导了别的孩子,却没时间辅导他的功课。
  对于这些,小义明最初总埋怨妈妈。但慢慢长大后,他逐渐明白了妈妈的心,他说:“我支持妈妈努力工作,她就是想当一个好老师,长大后我也要当教师。”

  “她是一个有理想的农村女子”

  马宪华的四姐也是一位小学老师,因为理解妹妹,她的姐姐、姐夫就成了马宪华倾诉的最好对象。7年来,妹妹的辛苦,当姐姐、姐夫的都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但他们知道和理解,妹妹7年来所追求的正是心中的一份真正的理想。
  马宪华的四姐夫张喜俊说:“我特别佩服这个妹妹,虽然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女子,但她有理想,有追求,为了一辈子当一个好老师的梦想执着努力,这种精神让我非常感动,所以能支持她。马宪华的理想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想一辈子当一名人民教师。为了这个理想,哪怕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不在乎。”
  他说:“说句实话,一个农村女子,每天穿山过河,起早贪黑,我们看着也不忍心,看到她的丈夫和孩子吃苦也很心疼。但我们都知道,她那种朴实的理想是任何事情也阻碍不了的。就为了这,我们俩经常帮助她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经常上门帮她家里做点事情,一个农村女人,有这样的情怀不容易,我们支持她。”
  珲春市教育局副局长于锦仙说:“马宪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赞歌。她个人光芒很小,却点亮了几十个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完)

 

新华社记者马扬在现场采访
马宪华在展示学生送给她的“礼物”
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在书法比赛中获了奖,她决定把奖品敬献给亲爱的马老师


马宪华事迹在吉林省引起强烈反响

  马宪华的事迹在新华社内参上发出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省长洪虎等纷纷做出批示。省教育厅正在整理她的事迹材料,准备近期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发文,号召向马宪华同志学习。
  吉林省副省长李锦斌指出:“马老师扎根山村、忠诚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2002年12月17日,省教育厅派出调察组到珲春,对马宪华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近日,吉林省教育厅党组经认真研究做出如下决定:
  1、帮助延边州和珲春市做好马宪华事迹的总结工作,配合省委宣传部在全省进行马宪华先进事迹的宣传。
  2、选树马宪华老师为全省师德典型,深入总结其先进事迹,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宣传,对广大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
  3、立即拨付资金10万元,用于果树新村小学的校舍、校园建设和购置教学仪器及图书资料,这项资金2002年已经到位。
  4、与延边州、珲春市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沟通,尽快解决马宪华老师的转干和评职问题。
  5、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解决果树新村村民的落户问题。
  2002年最后一天,吉林省委副书记全哲洙、省委宣传部长邓凯、副省长李锦斌专门听取了省教育厅和省委宣传部的汇报。大家一致认为,马宪华的事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经研究初步决定:1、全面挖掘马宪华事迹,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宣传。2、明年初对马宪华本人进行表彰。3、解决马宪华转正和职称评定问题,由省教育厅创造条件和机会让马宪华进修。4、向国家教育部进一步汇报马宪华的先进事迹。
  2003年1月7日,经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省里各主要新闻媒体已派人奔赴珲春采访马宪华的先进事迹。(完)

 

市一小的老师向果树小学捐赠图书
马宪华和她教过的学生在新校舍前合影
开学典礼即将开始


“她使我对人民教师有了更深认识”

--东北师大副教授王景泽谈马宪华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马宪华老师的。在此之前,我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会有这样一位乡村女教师,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十几个孩子有书念,几年如一日地苦苦支撑着。”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景泽一提起与马宪华相识的过程,至今仍激动不已。
  2002年9月,为了完成一组科研课题,王景泽来到吉林省珲春市调研。一次他偶然翻看当地的《珲春日报》,看到了一篇介绍果树村女教师马宪华事迹的文章,说她为了20多个山里孩子不失学,7年如一日,每天往返30多公里山路,翻4次山,过10次河,坚持给孩子上课;7年来她每月的工资只有300元,教学中也曾受到过各种各样的委屈,但她从未为此而抱怨过,更未因为工作环境的艰难而迟到过一堂课。看到这篇报道后,王景泽很激动,立刻与珲春市教育局联系,想要到这所学校看看,看一下马宪华老师的工作状况。
  9月下旬的一天,在市教育局同志的带领下,王景泽来到了马宪华上课的果树小学。当他走进昏暗的教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呆住了:土坯房的天棚已经裂了,窗户因年久而下沉,光线从窗外斜斜地照进,一个小小的教室,显得既狭小又温暖。十几张小课桌前坐着年龄大小不一的学生,孩子们穿着并不整齐,正在写字,一位30多岁的女教师正仔细地给孩子们辅导着。王景泽说:“那一刻我特别感动,望着屋外堆满苹果梨的院子和拉得横七竖八的电线,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与马宪华接触后,王景泽对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马老师的家庭在农村是比较富裕的,有自己的拖拉机,有牛。她完全可以不必这样辛苦,这样披星戴月地忙碌。但马老师说,她舍不得这些孩子,不忍心看着他们失学,更希望自己一个教师梦能够点燃所有孩子的梦想。”
  王景泽说,虽然自己就是一名教师,但通过对马宪华的了解,他对“人民教师”又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个神圣的称号,这种奉献是全身心的,是无私的。如今,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在很多人热心追逐金钱、贪求享乐的时候,马宪华老师甘愿忍受种种艰难困苦,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是一种多么伟大、多么值得发扬的精神!”
  在马宪华事迹的感染下,王景泽在珲春市资助了两名特困学生,并主动积极帮助当地教育部门联系各种教学辅导材料,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她,了解她,所以回到长春后,我立即与新华社吉林分社记者马扬取得了联系,把马宪华老师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详细介绍,建议新华社记者去采访,向全国报道。”(完)

 

马宪华和她教过的学生在旧校舍前合影
果农李桂芬流着泪讲述马宪华的事迹
参加开学典礼的孩子们

珲春市、延边州相继开展向马宪华学习活动

  马宪华的感人事迹在珲春市和延边州产生了强烈反响。珲春市委、市政府近日做出开展向马宪华老师学习的决定,并责成市教育局、人事局立即解决马宪华同志的转干定级问题。
  2003年1月8日,珲春市教育局授予马宪华“师德标兵”光荣称号,并奖励她1000元。而马宪华当天就从奖金中拿出500多元,给她的10个学生每人买了一件新羽绒服。
  延边州委宣传部计划近期以州委、州政府名义举办“马宪华同志事迹报告会”,宣布《中共延边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向马宪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去年12月25日,州教育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决定立即拨款5万元解决果树村建校舍欠款和马宪华老师部分生活用品;决定2003年1月中旬召开延边州暨延吉市教育系统千人大会,请马宪华做先进事迹报告;积极协调州人事局解决马宪华转干评职一事。
  珲春市教育局根据市领导的指示,也做出了向马宪华同志学习的决定,立即办理马老师的转干定级、每月给她补发300元生活费。市教育系统还举办了马宪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很多教师听到马宪华的报告后,流下感动的泪水,纷纷表示要以马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做个优秀的“园丁”。(完)

 

难得有机会辅导自己的孩子
马老师教过的孩子
马老师在上班途中

马宪华和果树小学的境况得到改善

  为了山里的孩子有学上,自己含辛茹苦,默默奉献。马宪华的事迹传出后,各方人士都深为感动。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下,马宪华及其果树小学的境况最近得到明显改善。
  珲春市一名建筑承包商听说了马宪华的事迹,专程到果树小学去了一趟,当他看到师生们在危旧的土坯房中上课时,当即决定垫资给建一座教室。2002年10月中旬,马宪华和新一学年的9个孩子告别了旧教室,搬进了新校舍(108平方米的砖瓦房)。这位承包商还主动要求承担一名特困生的学杂费,直到他大学毕业。
  珲春林业局党委书记朴锦龙看了果树小学后感慨不已,当即决定向学校捐赠水泥和木料。他说:“看到马老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在坚持自己的执着追求,我很受感动。儿童的梦应该是蓝色的,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蓝色梦随着年龄一起增长。”
  珲春市第一小学向果树小学捐赠了教学设备和图书,并将果树小学列为自己的分校。入冬以来,李淑玲校长几次到果树小学了解情况,问寒问暖,并给送去了取暖的炉子。一小还决定,每周派一名音、体、美老师到该校援教。
  2001年12月初,新华社吉林分社一位副社长在延边调研时,专程到马宪华工作的地方看望。他发现这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学校没电,下午教室阴暗;二是建校舍的钱谁来支付?三是马宪华能否转正;四是村里的孩子们还都没有户口。他就这几个问题与珲春林业局和市教育局做了沟通,这两个部门当即表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之后,这位副社长又将上述情况与延边州委书记田学进行了沟通,田学仁表示立即研究解决。
  12月17日,吉林省教育厅派调查组到珲春,对马宪华本人和其工作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组汇报后,省教育厅十分重视,立即拨付资金10万元,用于果树新村小学的校舍、校园建设和购置教学仪器及图书资料,这项资金当月26日已经到位。厅里还决定,与延边州、珲春市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沟通,尽快解决马宪华老师的转干和评职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解决果树新村村民的落户问题。
  2003年元旦前夕,珲春市委书记高杰亲自带1000元钱慰问了马宪华老师,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向马宪华学习。市领导还责成教育局、人事局立即解决马宪华同志的转正定级问题。(完)

 

多可爱的孩子
一年级小学生在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的学生


版权所有:新华网吉林频道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