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博览 | 图说吉林 | 走进长白山 | 情系黑土地 | 汽车风云 | 长影时空 | 吉林风情 | 政府在线 | 企业在线 | 服务指南 | 吉林分社
  首 页
黑土地采风
黑土地论坛
王景和专栏
赵宝锟专栏
周春莲:从贫穷农妇到农民女状元

  □陆军王小微

  在周春莲的头上,有着一系列让人称羡的荣誉,而最抢眼的一个,就是今年6月23日刚刚获得的。在全国农民妇女科技致富工作会议上,周春莲被评为全国农民十大女状元。

  从一个普通的农妇到全国闻名的十大农民女状元,53岁的周春莲身上无疑充满着极为传奇的色彩。那么,她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女人呢?如此的巾帼不让须眉,她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呢?

  虽然我早就做好了采访前的一切准备,可一见到周春莲时,我还是略略地有些吃惊,没想到她的气质那样好,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柔和而亲切,一副慈母的模样,一点也不像是想象中的女强人。聊着聊着,我发现周春莲不仅仅是慈母了,她是那种绵里藏针,柔中带刚,在她的性格中,有着一股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劲头。

  周春莲是农民,朴实中透露着爽朗。

  但她又注定了是一个与普通农民不同的人。

  苦难人生最好的老师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这话用在周春莲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周春莲是山东人。20岁那年,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她就和弟弟闯关东来到了长春。因为没有户口,她们被当成了盲流,日子过得颠沛流离。1973年,为了结束这种动荡的生活,经人介绍,周春莲与长春郊区的一位农民结了婚。婚后她才知道,原来家里欠了外债二万多元。二万多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周春莲一下子傻了眼。这时候,丈夫说话了,他说:“春莲啊,是我对不起你,我不该瞒着你,跟我过这苦日子真是太委屈你了,你想走就走吧。”丈夫的真情表白感动了周春莲,她想,钱还不是人挣来的吗?只要肯干,日子没有过不起来的。从这以后,周春莲就憋足了劲。白天,丈夫去地里种田,她就在家里开服装店,常常一干就是深夜,在开服装店的同时,周春莲还在自家的小院里搞起了多种经营,十几头猪,几十只鸡,上百只的鸭鹅,她的小院里变得热闹异常。

  一晃就是1979年了,这时候,因为辛勤的劳动,周春莲家的日子已经过得很有起色,但她还是十分节俭,就是连买上一盒火柴她都要记在账本上。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周春莲还自费定了《农村科学试验》,看了书上的技术,周春莲也在自家的小院里搞起了立体种植,她种葡萄,葡萄架下种天麻、人参、大辣椒、柿子、草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常常看书,周春莲在村里渐渐地成为了“万事通”,谁家的秧苗得病了就去找她,谁家的孩子不上学了,也去找她,甚至两口子吵架了,也要找上周春莲去说和。

  经过这样苦苦的劳作,十年以后,周春莲不但还清了外债,还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但她的身体也几乎累垮了,1985年时,她得上了腰椎病、胸膜炎、美尼尔综合症等一系列疾病,瘫痪在了病床上。周春莲硬是通过自学中医自己治好了病。

  手里有了技术以后,周春莲就开始筹划着要建一个园艺场。她兴冲冲地把想法告诉了丈夫,没想到却遭到了反对。丈夫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温饱了,何苦再去冒险受累?丈夫不但不支持她,反而给她提出了四个条件企图阻挠她,他说:“第一,家里每天三顿饭你得做,不许误点;第二,建园艺场的费用不许你拿家里一分钱;第三,院子里的葡萄你还得管;第四是家里的毛驴车,你用一趟得交20块钱。”听了丈夫的话牞周春莲伤心极了,但她咬了咬牙说:“园艺场我是一定要建。”此后,她就投亲靠友,借了一万块钱,妇联又帮她在信用社里贷了一万元,还差两万元实在没有办法了,周春莲偷偷地背着丈夫,把三间房子的房照拿到银行作了抵押,终于贷足了款。随后,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她就和工人们一起盖起了350平方米的温室,她的芬芳园艺场诞生了。后来,她还成立了园艺公司,自己担任了总经理。

  回忆起来,周春莲说:“我当初那样拼命地干,不为别的,就是看着农民太苦了,太穷了!”在周春莲的培养和教育下,她自己的三个孩子十分争气,如她所愿,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专。
  自己有能力,才能去帮助别人这是周春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我是想帮助别人,但是假如没有技术,我凭什么去帮助别人呢?就为这,周春莲说,她要不断地用科学和技术来充实自己。

  早年上学的时候,周春莲因为是家里的老大,父母让她看孩子做饭,不让她上学,但是周春莲以顽强的毅力背着弟弟去上学。到上中学时,她开始半工半读,一边学木匠瓦匠一边念书。家境实在是太困难了,周春莲上大学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周春莲说,她总是感到知识不够用.。

  在创业的初期,自己订的报刊杂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知识的渴求。为了学到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周春莲来到了沈阳求教,因为没有熟人介绍,吃了闭门羹,但她并不就此放弃,而是改变了策略。白天,她以灾民的身份做临时工,跟技术员偷着学技术;晚上,为了省下4块钱的住宿费,就住在苗圃围墙外的大水泥管子里。到了第8天,老技术员终于发现了,被她刻苦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主动地把技术都传给了她。第二年,周春莲利用学来的技术生产苗木,当年就收入了五万多元。

  当纷芳园艺场越办越火的时候,1989年夏,长春市绿园区西新乡政府请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给农民讲果树栽培课,周春莲去了以后,越听越入门,她萌发了进学校拜老师深造的念头。一天牞她终于忍不住跑到了农大,打听上学的事,而学校却说,我们只招收在职的国家干部,不招收农民。周春莲急了,她回到乡里找领导帮忙,说尽了好话,并保证说毕业以后绝不回乡里要工作,还当农民,二年后,不得到优秀毕业证就不叫周春莲。乡里的领导终于被周春莲的诚心感动了,他说:“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女人,40岁了还要上大学,就冲你的勇气我支持你。”这样,经过考试,周春莲终于成为了吉林农业大学园艺系的学生。此后两年的时间里,周春莲每天都要骑车走40多里路去上课,无论冬夏,早上4点多钟就得起床。1993年,周春莲终于拿到了吉林农业大学的大专毕业文凭,同时,还掌握了果树和花卉两个专业的技术。由于周春莲是在经营中带着问题去上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产上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这使她如虎添翼,园艺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3年,周春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后来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进行的“双学双比”活动中,周春莲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带领到她公司就业的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学技术,学文化,使得员工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响应省里提出的退耕还林建设农业生态省的号召,周春莲还从寒带的国家和地区引进了适合吉林省地区栽培的抗寒树种,这个项目是种玉米收入的20倍,大大地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自己富了以后,周春莲不忘众乡亲,几年来,她先后无偿地为全国1000多名花农、果农提供技术咨询,优先引进苗木,帮助引进新品种。

  她的园艺场还解决了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农村200多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根本目标就是创造环境周春莲常常感叹环境对人的巨大作用,而环境的概念在这里,无疑是广义的,它是指由树木花草所造就的自然环境,更是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准确地说,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和科学的生活态度。

  周春莲太痴迷园艺了。走在马路上,她的眼睛就会盯在路旁的花草树木上,看到哪棵树生病了,她就会站在那里心疼半天;看到从没见过的品种,她就会牢牢地记住这种树形,在心里琢磨上一阵子。周春莲说,她这样痴迷园艺,其实就是想给人们,给城市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人不相信科学行吗?一天不相信科学都会生病。而花草树木的培育,说到底,更是一点也马虎不了的,这就是科学。”

  周春莲有个想法,就是想通过她的园艺事业改变人们对植物的看法。“现在城里的孩子,虽然认识各种青菜和水果牞但却根本不知道它们是怎么结出来的。有的孩子就曾经问我,馒头是怎么来的?我说,是从小麦来的。那孩子就问,是麦子结出来的?你看,就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将来我的园艺场,要让孩子们去参观,看看植物的生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周春莲说,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她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起一个榜样的作用,她很想很想通过她的努力,让人们都有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一个科学的生活态度。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2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