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1月12日电(记者赵丹丹)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慕课西部行”计划,全力推动优质医学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近日,吉林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儿科学》开展线上同步课堂,通过远程互动直播打造医学融合课堂,以教育创新实践促进新时代医学教育协同发展。
据了解,本次课堂由吉林省一流课程《儿科学》负责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诊疗中心陈鹏教授主讲,以及神经内科副主任满玉红、超声科副主任吴慧颖三位老师共同围绕病毒性脑炎主题进行讲授。

在云端课堂上,信息化赋能贯穿教学全过程。陈鹏以临床真实案例为基础,融入知识图谱构建与AI助教交互模式;满玉红结合成人病毒性脑炎的特点与小儿异同点进行分析;吴慧颖从学科角度分析病毒性脑炎的腹痛和急腹症腹痛的超声鉴别。三位老师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将儿科学、神经病学及超声医学的知识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通过本次课堂,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儿科疾病的清单,而是一套立体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照护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壁垒,帮助我构建整合医学思维”“我深刻认识到儿科诊疗的严谨性与综合性,既要懂病理本质又要会症状识别,更要善用检查佐证”……学生们收获满满。
据了解,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学》课程为全国首个“慕课西部行”《儿科学》课程,也是吉林大学首个“慕课西部行”课程,课程是“吉林省精品在线课程、吉林省一流本科课程、吉林省首批首届思政课程”,自2022年起至今,已成功开展七期远程互动直播医学融合课堂。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