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张野:绽放在社区里的“最美警花”-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11/08 19:34:41
来源:新华网

民警张野:绽放在社区里的“最美警花”

字体:

  个子不高,脚下生风。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分局德胜派出所,副所长张野每天都在忙碌。

  跟随她的脚步走进社区的大街小巷,能真切感受到她的坚持和奉献。

张野介绍工作经验

  2023年6月,曾在特警战线工作24年的张野积极响应吉林市公安局号召,主动报名来到基层派出所,带领5名女警下沉到社区,组建女子社区警务队。自此,张野带领一班人,用脚步丈量民情,搭建融洽警民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站”。

  “最小单元自治法”:全市51个老旧小区推行忙

  张野的手机里有40多个居民微信群,微信好友中有近千名辖区居民。只要居民有需求,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应,这部手机成了24小时在线的“线上警务室”。

张野展示手机里的居民微信聊天记录

  “512G的手机内存不够了,有时要‘忍痛’清理一些聊天记录。过几天,我准备换一个内存更大的手机。”张野笑着说。

  张野回忆,第一次入户走访时,不少居民隔着防盗门与她对话,有的闭门不见。但她和队员们没有气馁,坚持逐户走访。两个月下来,走访了社区90%以上的住户。

  “袜子磨漏了,但情况摸透了。”一次在辖区走访结束后,张野情不自禁地说。从此,“袜子磨漏,情况摸透”成为女子警务队的口头禅。

  在走访中,张野发现与居民建立信任能提升社区治理成效。她带着队员们主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帮独居老人买菜买药、为困难家庭申请补助、调解邻里纠纷……渐渐地,居民们开始敞开心扉,诉说心声。

  经过总结经验,她提出“六队群防联动工作法”,由网格员组成“社区网格工作队”,居民楼楼长、单元长组成“楼蓝巡逻队”,老年歌舞队员组成“晚霞巡逻队”,“织心妈妈”组成“织心妈妈互助队”,退休老党员组成“退休党员群防队”,商户组成“商企联盟群防组织”。六支群防队伍成了社区警务队的“千里眼、顺风耳”,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张野带领女子警务队用自己的真心实意换来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治安防控工作中,积极提供线索、协助破获案件,给予公安工作极大的支持。

  安顺社区有不少老旧小区,其中一栋楼一个单元14户居民曾因楼道堆物、设施老化等问题矛盾不断。张野在走访中,80岁的老人一句“让我这辈子住一回干净的小区”,让她深受触动。

  “与其被动管理,不如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张野创新推出“最小单元自治法”,从这栋楼的单个单元入手,组织14户居民成立“自治大家庭”。她挨家挨户做工作,带着居民粉刷楼道、更换防盗门,用积分奖励激发参与热情。

  “刚开始大家还有顾虑,但看到楼道变得亮堂堂的,门禁也换成了新的,态度就转变了。”居民陈文波深有感触地说。

  很快,这个单元成了“样板间”,其他单元纷纷效仿。如今,该小区不仅成立了维修队、卫生队,曾经的垃圾山变成了小花坛,争吵声化作了欢笑声。

  “真正的治理智慧,就藏在邻里间的守望相助里。”张野的“最小单元自治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已在全市51个老旧小区推广。

  “张警官来社区后,居民纠纷调解率达到百分之百。她用最朴实、最实干的方法,让居民明白了‘谁家有事大家帮’的道理。”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街道安顺社区党委书记朱艳春说。

  “织心妈妈”:编织邻里情,巧解治理难题

  在“织心妈妈”手工坊里,五颜六色的钩织作品摆满桌案,十几位居民围坐在一起,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灵巧地钩织着玩偶、挂件和小摆件。欢声笑语中,这里不仅是手工爱好者的聚集地,更成了社区治理的温暖纽带。

张野在“织心妈妈”手工坊里与居民交谈

  2023年,张野在社区走访时发现,许多妇女闲暇时喜欢聚在活动室打麻将,虽然能消磨时间,但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甚至影响邻里关系。她敏锐地意识到:“能不能把这些闲暇时间利用起来,让她们既能充实生活,又能促进社区和谐?”

  “科技再发达,也替代不了面对面交流的人情味。”她发现,社区里不少大妈、全职妈妈对手工钩织兴趣浓厚,便决定以此为切入点,把她们组织起来,既丰富生活,又凝聚人心。

  她自掏腰包买来七彩毛线,在警务室设置了“编织角”,并举办钩织比赛,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她积极对接社会资源,联合吉林市草编协会,成立了“织心妈妈”手工编织社团。

  起初,团队只有七八个人,张野不仅自己垫付材料费,还自费回收残次品,鼓励大家坚持下去。渐渐地,兴趣小组发展壮大,如今已有200多名成员,免费培训超过2000人。

  “织心妈妈”手工坊的负责人宫秀晶介绍,许多妇女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灵活就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们的订单开始稳定,目前每月出货量有一两万单,年订单流水突破百万元。”

  “织心妈妈”手工坊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还让她们通过劳动获得成就感。

  “以前打麻将总拌嘴,现在边干活边聊天,邻里关系可好了!”68岁的居民赵丽笑着说,“来这里工作自由,每年能赚一两万元。”

  这些退休大妈、全职妈妈们在飞针走线中增进了感情,更自发组建了巡逻队,参与社区安防,真正从“闲散群体”变成了“治理力量”。

  “警花护苗”:播撒法治种子,守护青春向阳生长

  中午时分,张野像往常一样走进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西校区,她端着餐盘,坐在学生们中间,一边吃饭,一边聊起最近发生的新鲜事。

  这是张野的“午餐普法”时间——每天进班开展“饭香+法香”情景教学。她利用中午吃饭时间,以“妈妈”的身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法律知识和日常规矩融入轻松的交谈中,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张野在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校西校区与学生们互动

  “传统的普法方式比较单一,而青少年时期正是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张野解释说,“我们就利用午餐这个轻松的时间,组织队员深入学校班级,面对面唠家常,解心结,开展常态化互动普法,让法律知识如蒲公英种子般播撒心田。”

  “我的爸爸妈妈吵架了,我很难过”“张妈,学校要举办读书节汇报,请您来给我加油”……一张张小纸条写着孩子们的烦恼和期待。

  “为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化解心结,张警官在学校里设立了‘警察妈妈信箱’,专门解答孩子们的敏感问题。现在,孩子们有啥心里话都爱对‘张妈’说。”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西校区党支部副书记惠欣说,作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张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普法教育,深受孩子们喜爱,“以前学生们偶尔会有小摩擦,现在校园欺凌现象已经为零。”

  除了日常普法,张野还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防骗能力;针对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反诈和交通安全知识。她以“警察妈妈”的亲和形象,将法律教育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现在,每当张野穿着警服出现在校园里,孩子们就会围过来争先恐后地喊“张妈”。

  “我是一名警察,看不得群众有难处。”从警以来,张野始终保持着这份初心,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张野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经验做法,被推广为全市公安机关的‘警花护苗’行动,目前已有近500名女警参与其中,累计帮扶未成年人55名。从数据上看,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涉未成年人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33%和27%。”吉林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张野与辖区群众在一起

  如今,张野带领的社区警务队服务范围从最初的一个社区,拓展至如今的5个社区,变的是服务半径的延伸,不变的是那颗贴着地气、装着人民的初心,是那句被反复验证的话语:当警民携手的“平安网”越织越密,每个社区都能成为群众最安心的港湾。

【纠错】 【责任编辑:党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