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1月6日电(记者金津秀)近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龙井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一家科技展厅里,一场充满未来感的“演奏”吸引了众人目光——一只亮银色的机械手“弹奏”出悠扬动听的旋律。
操控这只机械手的,是22岁的河南姑娘李子墨。她借助一套轻便的脑电设备,稳稳操控着机械手完成演奏。“这是我第一次把课本里的‘高科技’,变成能触摸到的展示。”作为刚毕业就加入吉林“创业在边疆”项目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李子墨谈起这个选择时,眼里满是光亮,“不少人觉得边疆离科技很远,但这里有太多没被开发的资源,在这里做技术转化会更有成就感。”
几公里外的青年兴边富民创业孵化园区里同样热闹。延边本地姑娘王诗霖系着围裙,手脚麻利地为客人打包咖啡。她经营的龙井市边疆公社咖啡馆开业至今,逐渐成为外地游客往返延吉、龙井两地时的歇脚点之一。
“在边疆创业成本不低,人力、运力都得精打细算。”王诗霖说,“政府部门不仅免除了创业项目的租金和水电费,还帮忙对接原材料加工商,成本一下就降了不少。”随着咖啡馆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她的目标也愈发清晰:“想让大家喝到咖啡时,能记住延边的味道。以后还想招更多本地年轻人,让他们不用远走他乡,在家门口就能有好工作。”
不管是李子墨的“科技梦”,还是王诗霖的“乡愁店”,都离不开创业孵化器的支撑。
今年8月,吉林青年“创业在边疆”项目启动,在龙井市落地省内首个青年兴边富民创业孵化器。据介绍,孵化器将重点聚焦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特色农业、乡村文旅、数字电商、社会服务、科技赋能等孵化创业项目,对入驻企业实行零成本拎包入驻,提供政策兑现、融资贷款、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及证照代办、财税辅导、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助力创业企业快速成长,打造青年创业集聚地。
自项目启动以来,越来越多像李子墨、王诗霖这样的年轻人扎根边疆。他们中,有带着技术而来的外来志愿者,有怀揣乡愁回归的本地青年;有人用科技点亮产业,有人用乡愁唤醒乡土,一个个青春身影让边疆焕发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