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白山松水间的成长守护实践——2025年“白山松水安全行”安全宣传进校园主题采访侧记-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11/05 19:33:14
来源:新华网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白山松水间的成长守护实践——2025年“白山松水安全行”安全宣传进校园主题采访侧记

字体:

  新华网长春11月5日电(党春阳)筑牢应“急”安全网,夯实平安“防”护墙。在吉林省中小学校园里,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安全意识悄悄住进师生心里。近日,吉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省教育厅组织“白山松水安全行”采访团,走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通化市,了解当地校园安全管理做法,探寻校园安全管理经验。

  从听讲到实战: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在延吉市延河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交通安全教育:部分学生扮演行人,在校园内的斑马线前根据模拟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该校一名二年级学生说。

  “以前学生们只知道背诵交通规则,通过在校园里设置模拟体验场景,他们可以将行动和规则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理解规则。”校长谭红梅介绍,这样的沉浸式教育场景分布在校园内,学校内设有盲道体验、自救自护体验车等七大体验区,配合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模拟体验。

  从认知到实践,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本能。在通化市第二十中学的应急疏散演练模拟现场,师生听到应急铃声响起后,快速撤离,秩序井然。

  “通过这次演练,我学会了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持冷静、迅速避险。今后我会提高警惕,不仅保护好自己,也会提醒同学学习和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学生王梦思瑶说。

  “我们学校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应急疏散演练,目前全校师生可在3分钟内完成有序疏散。”该校安全主任孔祥说。

  从接受到共创:学生合守校园安全

  在延吉市东山小学,经常有一群穿着红马甲的“红领巾志愿者”活跃于课间的操场、走廊,提醒同学们不要追跑打闹,注意安全。

  校长薛永刚介绍,低年级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不注意安全,对此学校引导高年级学生做他们的安全教育“小助手”。“小助手”通过制作安全宣讲课件、参与课间安全管理,将安全知识分享给低年级学生,帮助他们增强安全意识。

  2024年起,通化市东昌区第三实验小学校设置“校长安全小助理”岗位,发动“小助理”查找校园隐患,并在每月例会上向校方提建议。“守护校园安全,不能完全靠自上而下去灌输,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校长贾玲说,截至目前,学校已解决15处“小助理”反映的隐患。

  安全教育的种子,由学生亲手播撒。在该校教学楼内,展陈的学生创作的安全主题宣传画备受关注。学校以“白山松水安全行”为主题,鼓励学生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主题进行创作。一张张画纸,成为学生共创校园安全文化的宣介窗口。

  从校园到社会:绘出安全“同心圆”

  校园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延吉市延河小学联合交警、巡警、家长志愿者、校园护卫队、值周负责人形成校园安全的五级保障体系。学校与家长志愿者共建“护学岗”,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守护学生安全……一条融合了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校园安全链正持续加固。

  延边州教育局副局长张正一介绍,延边州持续推进法治副校长送课进校园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常识。同时推动学校与家长持续沟通,掌握学生情况,开展校家社联动。

  近年来,吉林省教育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校园安全的部署要求,聚力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目前,我省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已取得401项工作成效,其中包括破解‘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重大难题107项、解决安全建设历史遗留问题58项、补齐重大安全管理漏洞短板37项等。”吉林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处相关负责人说。

  安全教育从单纯的课堂讲授,向更丰富的实践体验延伸——学生们不再只是被动听讲,开始主动参与其中;校园安全的维护,也逐渐从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向更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

  当朝阳照在学校门前的斑马线上,学生们在各方的合力守护下,走过马路,走进校园……白山松水间的成长守护实践正在生动展现。

【纠错】 【责任编辑:赵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