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物业管理升级 民生幸福加码-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11/03 16:47:29
来源:新华网

辽源:物业管理升级 民生幸福加码

字体:

  物业服务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老大难”。物业质量不高、收费不透明、沟通不畅等问题,曾是辽源群众的心头愁。如今,这座城市聚焦群众心声,通过国有物业兜底、行业“赛马比拼”、执法力量下沉等创新举措,让治理承诺化作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成果。

  破解“无管失管”难题 国有物业成“贴心管家”

  辽源城区105个老旧小区,曾因基础设施老化、物业履约缺位陷入治理困境。今年,辽源市创新推出国有物业兜底模式,改建或组建国有物业公司,建立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物业公司总经理的双任职机制,让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

  龙诚物业自5月成立以来,公司构建“1总公司+8街道分部”体系,推行“先尝后买”服务机制,接管了龙山区广厦小区、永安小区、岭南小区、吉岭小区等14个小区及1个露天市场,服务7239户居民。清理乱堆乱放300余处、垃圾4.5吨,维修新建公共设施117处,修复路面380平方米,栽种绿植1.8万株……一系列实打实的行动,让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据北寿社区党委书记兼物业经理赵舜华介绍,目前物业费缴费率从50%升至80%,12345热线物业类投诉同比下降50%,居民直言“这样的管家,我们信得过”。

  东丰县鹿益万家物业实行“一区一策”,解决道路墙体破损等问题80余个,改建沥青路面3300平方米、建设充电桩40个;东辽县国信物业改造15个小区基础功能,化解下水不畅、房屋漏水等难题;西安区矿区物业规划停车位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20盏;高新区莱德物业解决“停车难”“充电难”……截至目前,辽源27个无物业小区全由社区代管,14个物业退出小区获国企兜底,物业管理投诉总量从去年的11.9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05%,“无管失管”问题彻底清零。

  “赛马比拼”树标杆 行业体质有活力

  为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辽源自今年7月起,开展为期9个月的住宅小区物业企业“赛马比拼”,全市服务满6个月的物业企业全部参与。测评以百分制为标准,融合业主测评、街道测评、专业测评及12345热线接办情况,还将投诉率列为关键指标,确保评价贴合群众需求。

图片

图片

  “其他公司都卯足了劲,我们也得用心服务,争取好名次!”东艺华府物业公司经理王晶鑫的话,道出了企业的竞争动力。据辽源市物业和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主任杨悦波介绍,比拼实行“红黑名单”机制:连续两次获A级的企业,将获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连续两次评D级的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由街道指导业主依法解聘。目前,我市已对87家民营物业公司建立考核退出机制,强制淘汰12家服务差的企业,推动行业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竞争格局。

  执法力量沉下去 小区治理优起来

  以往,物业因无执法权,对私搭乱建、杂物堆放等问题“管不了、劝不动”。如今,辽源创新“城市管理进小区”机制,由市住建局牵头整合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将社区治理从“末端执法”转向“源头治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服务”。  

  不久前,西安区我的家园小区居民反映楼道杂物堆积、存在消防隐患。矿区物业公司迅速上报太安街道,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消防、城管执法力量快速联动,当场解决问题。“有了执法力量配合,治理难题迎刃而解!”物业公司经理王俊启感慨。截至10月末,辽源各区执法力量已覆盖212个小区,排查问题4254件,整改完成4149件,其中处理杂物堆放1725件、私搭乱建126件、毁绿占绿240件,有效破解“物业管不了”的僵局。

  落好物业“一颗子”,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今年,辽源市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写入《2025年惠民实事行动计划》,列为30项任务之首,10余家责任单位分工明确、落地有责。从17项物业综合改革措施出台,到“两升一降”(公示率、履约率提升,投诉率下降)目标推进,辽源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群众关切中找突破口,让物业服务更规范、更精细,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宜居。

【纠错】 【责任编辑:党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