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1月1日电(记者张博宇)“货运车辆是否能集中停放?”“一线快递员招聘难能不能帮助解决?”晨曦微露,伴着热气腾腾的早餐,传化公路港、顺丰速递等8家物流企业负责人直抒胸臆,吉林省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梅河口市委书记朱欢,梅河新区管委会主任、梅河口市市长刘铁铎以及相关领导边听边记,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场敲定解决方案。这是第七期政企“早餐会”的场景,也是梅河口市以“餐桌对话”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缩影。

梅河口市政企早餐会自去年推出以来,每期固定由市委书记、市长牵头参会,根据企业反映问题,精准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解决,已累计破解各类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诉求102个。这张“小餐桌”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平台”。
一场“早餐会”,定时定点,精准打造沟通渠道;定题定向,精准聚焦痛点难题;定人定员,精准对接涉事部门。通过前期“线上+线下”的双轨调研,有关部门将企业反馈问题汇总分类,形成“一会一主题”模式,让涉及议题的企业家参会提问,既避免干扰企业经营,又能精准高效解决诉求。“这期‘早餐会’主要解决我们物流企业配送效率低的问题,把交通、商务、公安交管等部门都聚在了一起,当场就把问题解决了。”参加物流产业专场的企业负责人说。
个性问题现场解决,疑难问题清单管理,共性问题长效解决,让问题从“纸上谈”到“马上办”。“以前跑部门协调得排日程,现在早餐时和市领导面对面,半小时说透难题。”红星美凯龙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早餐会的核心要义。
在梅河口市,这样的“早餐会”已形成“部门协同、政策支撑、持续互动”的合力,20余个涉企部门联动解题。恒基建材因土地手续问题导致融资迟迟无法实现,在会上被梅河口市委统战部整理进《诉求反馈表》,沟通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联合攻坚,金融服务中心随即对接银行授信3000万元;针对企业反映的“招工难”,人社局推出“入企探岗直播+订单式培训”人才招收培养机制;针对园区“出行难”,交通局马上定制公交线路……
在高效便捷的沟通中,企业诉求直接转化为政策优化的依据,当地先后出台《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坚果产业发展》等文件,提供政策支持。面对当地渔具生产企业提出的品牌推广诉求,梅河口市文旅、商务等部门联合策划举办国际路亚大赛,既填补了东北地区该类赛事的空白,还带动企业订单增长超30%,吸引了一批配套企业入驻。
打破层级壁垒的餐桌对话,让政企从“被动对接”转为“主动交心”,亲清政商关系在“烟火气”中持续升温。一批困扰企业多年的顽疾得到根治,使得政府的服务效能实现新突破;依托“早餐会”的“穿针引线”,促进了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推动物流、果仁、肉牛、冷面等特色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让区域高质量发展效能实现新跨越。
“各部门要树牢‘店小二’服务意识,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梅河口市委书记朱欢说,这张充满烟火气的餐桌,正成为连接政企的“民心桥”、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