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组织开展“白山松水安全行”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长春支队、高速公路延边支队辖区,实地观察警用无人机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高峰日的上午8时,在高速公路长春支队京哈高速辖区上空,一架固定翼无人机正按预定航线进行常态化巡逻。它将前方路段的实时画面清晰传回指挥中心,使指挥员能第一时间掌握车流动态与道路实况。“无人机有效延伸了我们的视野和触达范围。”高速公路长春支队交管大队大队长刘尧说,“尤其在发现路面隐患与异常情况方面,它能先于巡逻车快速抵近查明情况,通过空中喊话系统在拥堵点提示分流,将我们的出警半径缩短了40公里。”

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副总队长李逢春介绍,年初以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高速公路长春、四平支队启动了运用无人机开展交通管理实战应用试点工作。此外,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也在持续深化“无人机”技术在空中巡防、疏堵保畅、违法打击等场景实战应用。
除了提前探查路面情况、排除可能隐患,警用无人机在处置突发交通事故时也显得尤为重要。9月25日,高速公路延边支队联合多部门举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置应急演练,“在延长高速延吉方向明岩隧道内,一辆轿车爆胎后撞击隧道壁,导致副驾驶气囊弹出被困,驾驶人头部受伤。”高速公路延边支队指挥中心接到交通事故当事人紧急报警。
接到报警后,高速公路延边支队指挥中心立即通知辖区巡逻三大队出警,并同步向延边州急救部门、和龙消防、吉高集团长白山分公司、综合行政执法局通报事故情况并采取道路封闭管控措施。

民警到达现场,查看当事人员伤情,并迅速摆放锥筒、警示标志,设置安全员并指挥车辆减速慢行。在确保伤者送往医院得到救治后,民警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明确事故责任,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和伤者情况向指挥中心汇报。
“演练是对我们‘警航协同’的一次有效检验。”高速公路延边支队政委毕莹介绍,针对辖区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延边支队依托巡逻大队驻地、服务区等地合理设置驻警点位。当事故发生时,支队指挥中心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进行事故现场处置。
目前,吉林省高速公路各支队正持续探索无人机在路网监测、车流引导、事故取证等多方面的深化应用。这一“空中力量”与“地面精锐”的紧密协作,正逐步成为守护高速公路平安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