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0月14日电 从畅通金融“活水”到规范行政检查,再到描绘文旅产业发展新蓝图……近期,吉林省长春市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密集推出一系列“解渴”“提劲”的“含金量”政策举措,备受关注。长春正以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这笔365万元的‘政园银担’贷款,解了我们重启低空物流项目的燃眉之急!”吉林筌鑫实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峰在谈及不久前享受到的融资支持,直言“解渴又提劲”。他的感慨源于长春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联合推出的支持企业融资6条措施(以下简称“融资6条”)。
“融资6条”以“财政搭台、金融唱戏、机制破题”的创新思路,针对民营企业“融资慢、成本高、担保难”等共性问题,打出了一套利率让利、数字赋能、担保创新的“组合拳”,让金融“活水”从“细流”变“涌流”,探索出城市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
其中,“政园银担”措施是“融资6条”的首条政策,也是一大亮点。在北湖科技园、长智光谷产业园等7个试点园区,长春借鉴深圳“政园银担”融资新模式的相关政策率先落地——通过政府、园区、银行、担保公司四方合力,对园区“白名单”企业10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利率与担保费“双让利”。
政策的温度迅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速度。筌鑫实业将获得的贷款投入低空物流枢纽中心建设,日吞吐量已达10万件。
为了扩大政策效能,10月10日,长春市召开“银企对接促发展 金融助力赋新能”融资服务大会,推动政银企“面对面”对接。会上,长春市政府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银行共同发力,合计释放150亿元专项支持贷款,覆盖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构建起“额度充足、利率优惠、覆盖广泛”的金融支持体系。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为了切实给企业减负,近日,长春制定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十二条措施”),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十二条措施”构建“事前明标准、事中强规范、事后严监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并首次提出推行分级分类监管模式。依据行业领域监管风险和企业信用等级,将企业由高至低划分为A、B、C、D四类,实施动态调整。该模式将涵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各类行政检查,大幅提升涉企检查的精准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风险+信用’的行政检查模式,对企业进行科学的分级分类监管,实现对企业的差异化精准检查。”长春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左岩表示,对于安全风险低、信用等级好的企业,力求做到“无事不扰”、少检甚至不检;相反,对风险高、信用差的企业,不仅要检、更要严检,这样才能在为企业减负松绑不越位的同时,又能保证正常监管不缺位。
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现场检查、减轻企业迎检负担,长春市积极推广“无感监管”,要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凡是能够通过书面核查、图片资料、信息共享、视频监管、智慧管理等方式实现“无感监管”的,不再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同时,鼓励企业主动申请“无感监管”,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主动向行政执法部门申请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接受检查,并获取整改指导。
长春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承伟表示,就是要通过一条条让企业可感可及的具体举措,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让执法既彰显力度又不失温度。
文旅大会谋篇布局,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广阔的产业前景和城市能级的提升。10月9日,2025年长春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总结前期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旅产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推动文旅产业成为长春新的支柱产业,为其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长春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仅今年1—9月,全市接待游客1.8亿人次、实现游客出游总花费288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13.3%。长春文旅发展从“一季热”到“四季火”、从“文旅+”到“+文旅”、从“景点游”到“全域游”,展现出蓬勃活力。
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在会上表示,市委市政府作出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决策部署,是立足长春文化底蕴、资源优势,着眼新形势新要求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推动长春从“旅游枢纽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东北亚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世界级冰雪旅游和避暑旅游胜地,建设航空文化名城、汽车文化名城、世界电影之都、青年文化创意之都。
长春将加快构建“一心一带两翼三线四时”总体格局,以新民大街打造长春文旅核心原点,串联伊通河生态文旅廊道打造都市文旅休闲观光带,依托长影、一汽、航博城等产业资源以及净月、莲花山、双阳、九台等区域生态资源打造西部产业文旅体验区和东部生态文旅休闲带,引领联动全市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全域全季产业布局,系统开发升级历史文化之旅、产业文化之旅和生态文化之旅,培育“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的四季长春文旅品牌。
同时,深入实施“文化赋能、产品创新、市场培育、品牌引领、服务提升”五大行动,力争到2030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3.6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10%,为全省旅游万亿级产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冰雪季,会议要求抢先抓早,在创新打造高品质冰雪新产品新场景的同时,着力在游客集散、暖心服务和要素保障上下功夫,让游客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长春“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金融支持、营商环境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有关专家认为,长春市通过这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举措,清晰地传递出这座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经营主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诚意,必将有力助推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鸣谢:长春政务、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