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蛟河市县乡两级政务大厅近日推出创新举措,组织工作人员从传统台内窗口走向台外“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主动为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让群众享受更高效、更贴心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打破柜台界限,服务“零距离”
过去,群众在政务大厅办理业务时,常常面临“排队久、操作难、流程繁”等问题。如今,蛟河市县乡两级政务大厅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将工作人员从固定窗口“解放”出来,走进自助服务区,化身“帮办员”和“代办员”,手把手指导群众使用“吉林省网上办事大厅”(含电脑端和移动端)完成交通部门道路运输从业资格申办、上岗证年检、林业部门省内省际间林业植物检疫证书核发及其他部门的高频事项。
“年纪大了,不会用这些智能设备,以前办事总要麻烦孩子。现在有工作人员专门帮忙,几分钟就搞定了!”在蛟河市政务大厅,刚办完出租车上岗证换证的李先生对这项服务赞不绝口。
“一网通办”+“帮办代办”,双轮驱动提质效
依托全省统一的“一网通办”平台,蛟河市已实现8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为弥合“数字鸿沟”,政务大厅特别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村群众等群体,提供从材料准备到线上申报的全流程代办服务。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移动终端等设备,现场帮助群众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并跟踪审批进度,确保“一次办成”。
“群众只需动嘴,剩下的由我们跑腿。”蛟河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自推行帮办代办服务以来,自助服务区办件量达500余件,日均办件量增长30%,群众满意度达100%。
市乡两级联动,服务下沉惠民生
此项改革同步覆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统一培训乡镇(街道)代办员、设立“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等方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例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代办员可通过“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或手机移动端为辖区群众办理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社保认证等业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下一步,蛟河市将持续优化帮办代办机制,扩大事项覆盖范围,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