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林粮食品牌 | 苑力文:利用电商和新媒体升级粮食流通和价值提升-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8/02 15:24:40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聚焦吉林粮食品牌 | 苑力文:利用电商和新媒体升级粮食流通和价值提升

字体:

近日,7·16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在吉林省延吉市举行。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方还举办了“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圆桌对话。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电商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正以创新之力重塑粮食流通体系,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链路,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圆桌对话上,京东零售大商超事业群东北区负责人苑力文就如何破解传统粮食流通痛点、实现产业价值跃升,提出利用电商和新媒体升级粮食流通和价值提升。

苑力文表示,粮食从田间到餐桌需历经5至7个中间环节,流通成本占比较高。电商平台通过模式创新,正在打破传统流通的层层壁垒,构建“产地直连消费者”的高效通道。京东集团探索的“产地直采+销地直配”模式,将仓储节点直接下沉至主产区,以五常大米核心产区的产地仓为例,“田间收购—就地加工—产地直发”的一站式服务,使大米从水稻收割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缩短72小时,损耗率降至3%以下,带动农民增收25%。

智能供应链技术则让“按需生产”成为现实。依托5.8亿用户消费数据,京东可提前6个月预判市场需求。2023年,该技术助力内蒙古赤峰小米种植户调整品种结构,适销品种比例从60%跃升至92%,滞销率从15%降至3%,破解了“盲目种植”难题。

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等新媒体形式,正成为粮食销售的“新引擎”。场景化展示、原产地溯源直播,粮食产品被赋予温度与故事,实现与消费者的精准对接。京东直播间的“县长带货”“农民主播”模式,让盘锦蟹田米通过全程可视化溯源实现价格翻番仍供不应求,品牌溢价空间持续扩大。

电商与新媒体的价值,不止于流通效率提升,更在于构建“产业+金融+科技”的增值生态。京东数科推出的“数字农贷”,已为粮食主产区合作社、加工企业提供超80亿元低息贷款;“京心助农”计划助力176个地标农产品实现平均35%溢价,陕西洛川苹果通过品牌标准化建设,优质果率从60%提升至85%,农民每亩增收超3000元。

在产业链后端,京东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企提供用户画像、品类选择、价格带规划等精准指导,并以自营代运营、包销合作等模式,破解农企电商人才短缺难题。从种植端的品种优化,到销售端的品牌增值,数字化工具正贯穿粮食产业全链条,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获益的多方共赢。

苑力文认为,从田间地头的产地仓到直播间里的助农带货,从智能供应链的精准预测到数字金融的活水灌溉,电商与新媒体正推动粮食流通进入“数字时代”。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迭代与生态不断完善,数字力量将深度融入粮食产业肌理,书写农业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