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烈日下的“电力卫士”:迎峰度夏守护民生-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7/10 18:27:34
来源:新华社

高温下的劳动者|烈日下的“电力卫士”:迎峰度夏守护民生

字体:
 
 

连日来,持续高温炙烤东北大地。在吉林省,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从燥热的电缆井到蒸腾的玉米田,一群身着长袖工装的电力人用汗水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清凉保障网”,守护着城市“生命线”与黑土地上的“致富苗”。

烈日当空,在辽源市龙山新城小区,高温下用电负荷激增发生绝缘击穿,导致小区停电。

为尽快恢复小区居民用电,国网辽源供电公司龙山区供电中心组织6名电力抢修队员开展临时低压电缆敷设作业。电缆沟内,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物料协调、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等工作,工装已被汗水浸透。

国网辽源供电公司龙山区供电中心配电检修负责人唐英策说,“高温天气下,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线路和设备容易发生过载、发热等隐患。我们的作业环境也十分严酷,极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疲劳,安全风险大增。我们目前采用三班轮换的工作模式,确保工作人员能得到充分地休息。”

时下,正值黑土地黏玉米拔节生长的关键期,灌溉用电需求显著增长。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三骏乡西达户村,国网扶余市供电公司服务队深入黏玉米田,巡检灌溉设施,现场解决农户的用电需求。

不同于传统的保电模式,服务队根据黏玉米需水特性定制用电方案,采用“红外测温+人工触感”双重检测法,排查配电箱、滴灌泵等易因高温过载的设备,确保高温期间24小时滴灌零故障。

记者:周万鹏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