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时值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举办之际,“全国高校出版论坛”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国际学术大讲堂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吉林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吉林省数字出版研究基地、吉林省编辑出版学会协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挑战与实践路径”,旨在通过探索AI技术在教育出版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构建高校出版社与技术企业的对话平台,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助力高校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李永强表示,在AI发展背景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工作者和出版人的共同责任。应以系统性思维构建“技术—教育—社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促进多方联动。
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张东航表示,吉林省紧跟国家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医药、教育等优势产业融合,提升科研实力与产业应用水平,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成果与示范项目。截至2024年,全省66所高校均搭建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库及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教学。未来吉林省会持续加大政策、人才、环境支持,优化产业生态,期待社会各界关注吉林人工智能与高校出版数字化,提供智力支持。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冯正玉说,AI赋能教育是数字时代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具有三个维度的意义:第一,重构知识传播的底层逻辑。第二,破解教育公平的深层矛盾。第三,引领人类文明的范式革新。冯正玉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技术赋能教育质量提升,助力建设教育强国。
主题讲座环节,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庄红权做了题为《数智时代教材的升级与转型》的主题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健做了题为《AI赋能出版的路径选择与展望》的主题讲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职教分社社长李国中做了题为《AI赋能出版创新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讲座。
本届论坛的举办,为高校出版社未来的发展理清了方向,指明了具体路径。高校出版社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教育服务领域的广泛深度应用,通过新方案、新思路、新场景,以实践创新推动教育出版、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