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长白,参香绵延。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在吉林。从药食同源到生物科技,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精研,吉林人参产业在“土特产”与高科技的碰撞中探索现代农业的进阶之路。
身为“百草之王”,人参不仅药用价值极高,在人们日常滋补养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实现人参的规模化、规范化、商业化种植,让人参发挥更大的价值,形成相关产业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吉林省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
在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蓝科医美科学技术(吉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公司)的生物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研发基于“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这一核心功效原料的化妆品。
“‘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是源自人参的化妆品新原料。既有人参糖类化合物的养肤功能,又具备酸类化合物的功效特性。”蓝科公司副总经理曹原介绍,该原料具有酸类原料的祛痘、控油功能,还兼具糖类原料的修护、舒缓功能,是一种全新的“养肤酸”。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这一优质化妆品原料的成功研发和生产,是省市区大力推进组织攻关的结果,也是“学—研—产”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对于发展人参单一组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人参产业的未来在于精深加工和科技创新。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将人参的价值最大化,同时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吉林省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可用于多种产品,适配多种配方体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蓝科公司的创新实践,只是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吉林省作为全国人参主产区,近年来通过推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打破了传统人参产业的局限。从药用、食用到化妆品、保健品,再到生物制品,人参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吉林省举全省之力发展人参产业。全省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实现人参根、茎、叶、花、果全株开发利用,已开发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
目前,“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共有产品生产企业54户、品牌产品288种,优质龙头企业生产水平和能力逐步提升,品牌集群效应正在显现。
2024年,吉林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居全国首位。2025年,吉林省计划推动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
从“一株草药”迈向“千亿级产业”,吉林人参正奋力解锁新的市场价值。从种植、加工到研发、销售,吉林省正通过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和市场开拓,构建起一条覆盖人参全产业链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