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新机遇:驱动东北全面振兴
◇从大国重器到智能科技、民生好物,一项项喜人成果映射着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良好、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更传递出东北立足优势锻长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东北地区打出对内对外开放组合拳,进一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正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动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靠泊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的“东方 钦奈”轮(2024 年 7 月 18 日摄) 摄影 / 本刊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边贸口岸,近距离观察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发生的变化。东北各地正抢抓新机遇,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等有利因素,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再写“东北篇章”。
锻长板 扬优势
9月20日,一箭六星,“吉林一号”卫星又一次遨游天穹;今年上半年,批发销量突破20万辆,“红旗”轿车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589项重大科技成果在黑龙江落地转化……从大国重器到智能科技、民生好物,一项项喜人成果映射着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良好、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更传递出东北立足优势锻长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科教优势加快转换发展优势。长光卫星生产的“吉林一号”宽幅02B系列卫星发射成功后,“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14颗,可对全球任意地点每天进行37至39次重访,为国土资源普查、农林业开发等提供丰富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成立10年来,长光卫星这家脱胎于我国“光学摇篮”——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公司,依靠深厚的技术积累,奋勇开拓市场,成长为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辐射带动上下游近700家企业协同发展,助力吉林省在商业航天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丰富了工业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
进入大科学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需要统筹创新资源和力量组织,需要发挥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需要加强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东北地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批大学大院大所,为培育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巨大潜力。
东北地区大量科研成果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同时进一步健全激发本地创新内生动力机制,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本地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校转化科技成果7638项,转化金额4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56%和90%。
产业优势提速迸发振兴动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尤其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矿产冶金等产业,在全国一盘棋中分量重,通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能拓宽发展空间、培育增长动能。
在沈阳,成立于1952年的沈鼓集团,智能车间已实现人、机、料等生产数据线上全管控。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介绍,数字化带来一场全新革命,成本更低,质量更优,市场竞争力也就更强;在大连,近年开辟出氢能、风能等洁净能源新赛道,带动一批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初步形成氢能完整产业链条。
不仅沈阳、大连,东北地区都在依托装备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有效释放传统产业蕴含的新质生产力,让“老树发出新芽”,同时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多位专家认为,无论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迭代升级,还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家底厚实的东北地区后劲十足。
联通双循环 畅通大循环
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东北地区打出对内对外开放组合拳,进一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动力。
持续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秋日的大连港汽车码头,数以千计的崭新商品车整齐排放。“车头朝向大海的即将运往海外和我国华东、华南地区。”辽宁港口集团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兆星说,作为东北地区商品车外贸进出口基本港,大连口岸去年出口汽车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143%,创历史新高。
大连港繁忙的一幕,彰显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东北亚是全球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各具优势,特色鲜明,互补性强。2022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共计9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8%,超过中欧贸易额、中美贸易额。近年,东北地区围绕“冰上丝绸之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机遇,加快形成以东北亚为重点的开放格局。
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9月初,以“聚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黑龙江)举行。本次活动黑龙江签约项目172个,签约金额2565.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69.4%。
产业转移承接是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东北地区参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东北地区还依托与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平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让资源循环起来。
去年冬天,“尔滨热”为代表的东北冰雪火爆出圈,吸引全国游客北上,冰雪“磁吸”效应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更折射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牵引带动下,东北地区内在潜力激发的供给创新和振兴后劲。
专家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随着东北地区作用显露,其对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也在增强,这将更好联动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围绕“五大安全” 强化战略支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传统生产力和增长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新形势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地区的战略支撑作用。
采访中的东北干部及专家学者表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夯实“五大安全”战略地位,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在党中央谋篇布局中知优势、强信心。“共和国长子”“大粮仓”“生态屏障”,这些标签是东北发展优势的生动写照。东北自然资源禀赋突出,逐渐形成了产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富集等优势,拥有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长春市汽车集群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出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产业,具备加快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优势。东北近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思维一变天地宽。采访中,越来越多干部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差距、增后劲。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一盘棋中,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速放缓。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多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大短板,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运用市场能力不够、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因素。
找准问题短板,锚定改革目标。东北地区着力推进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全力吸引人才回流,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以破解人才结构不优为例,2023年吉辽两省实现人口净流入,扭转连续十几年净流出局面,黑龙江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在哈尔滨的人数达4.34万人,近5年来首次实现近20%的增长。
继去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振兴发展交出亮眼答卷后,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吉林省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6%;黑龙江提速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进出口总额首超1500亿元;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除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外,电力、稀土和多晶硅等产业也持续壮大……
新格局、新机遇、新气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定能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瞭望》2024年第43期 )
瞭望丨新责任:强化战略支撑作用
◇东北装备制造业起步最早、门类齐全、集中度高,是稳工业大盘的重要支撑。当前,东北三省把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作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
◇东北加快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为创新发展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政治担当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 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 司风电装备生产制造厂生产 车间,工作人员在组装设备 (2024 年 3 月 5 日摄) 张涛摄 / 本刊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更为凸显。
东北深挖资源禀赋,放大比较优势、缩小短板差距,大国重器持续“压舱”,科技优势加快转化,大国粮仓更加丰足。作为“共和国长子”,新时代的东北锚定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振兴脚步更加坚实。
为产业升级做支撑:
装备制造业“挑大梁”
国产首艘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进入新时代,一批大国重器持续在东北问世,夯实我国产业安全的根基。
东北装备制造业起步最早、门类齐全、集中度高,是稳工业大盘的重要支撑。当前,东北三省把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作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
大国重器“上新”,高端装备向强。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2023年底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被视为“核电之肺”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是哈电集团携手高校十年磨一剑打造的国之重器。
哈电集团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摇篮。“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引擎,让哈电集团收获了长足发展动力。”哈电集团创新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刘新新说,近3年,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5%以上,今年前8个月,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东北集聚着一批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它们总体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完成过国家很多重点工程和任务,聚焦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不断取得突破。
中国一重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在一重轧电车间,机器轰鸣声中,一个个数十米长的巨大毛坯件在机床上按设定程序转动,最终磨削成设计图纸上的样子,成为大型船舶、水电站的基础构件。依托5G专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轧电车间34台数控机床都安装了数据采集模块,实现了机床联网、数据采集、能耗监测及车间透明化管理。
近6年,一重创造48项首台套新产品,开发出64项新技术,3项解决“卡脖子”问题科技成果问世,高质量完成4项国家重大工程。“过去我们一直都是跟随模仿式创新,现在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干。”中国一重科技部部长郑新毅说。
今年3月,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生产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进行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全球首次实现时速160公里氢能列车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上半年,吉林省累计生产轨道客车423辆,其中动车组269辆,同比增长15.9%,产值同比增长10.4%。
乘“数”而上,老中生新。
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说,当前,“数智化”正在重划发展的起跑线,东北各地迎着“数智化”大潮积极拥抱新技术,激活“老家底”,加快构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在被称为“国家砝码”的沈鼓集团,走进转子车间,电子屏幕滚动着各种数据,实时展示生产线进度;工人站在数控机床旁,轻触面板即可精准操纵机器。“通过数字化系统,智能车间实现人、机、料等生产数据全方位线上管控,老企业也有了新面貌。”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集团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目前实现叶轮等核心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
眼下,一汽红旗繁荣工厂正处在繁忙的生产季。生产线上,涂装机械臂按设定轨迹为车门安装胶条,工序结束后,一侧的智能化视频检测装置即刻扫描车门,发现问题可立即警示。该系统将先进的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赋能传统汽车工厂,促进数实融合改造。
东北近年加大力度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辽宁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吉林聚焦“智改数转”,2024年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计划提升至50%;黑龙江围绕“上云、用数、赋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加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东北支柱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正牵引带动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整体提速。
在中国一重龙申(齐齐哈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一眼望不到头的叶片成型车间里,一批长达111米的陆上10MW碳纤维风电叶片正在加紧赶制。
得益于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地方政府支持,中国一重仅用数年就在风电产业实现从零到有,并迅速形成全产业链同步推进。风电装备制造不仅成为一重新的增长点,还通过产业链协同,提升了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地区风电新能源技术装备核心制造和整机配套能力。
不只是黑龙江。在装备制造业等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连续16个月快于全国。
为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独角兽”“小巨人”崛起
走进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上,一枚枚经过精密加工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顺利下线。此前,在高端装备领域,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长期被国外垄断。
“我们牵头研发了面向专业影像的8K超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总经理王欣洋说,2024年长光辰芯在相关细分领域已占有颇具规模的市场份额。
东北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底蕴深厚,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一批“重量级”高校院所。以科技创新增强战略支撑能力,是东北的重要使命。
近年,东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为创新发展优势,通过梯次培育、接力扶持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独角兽”“小巨人”等科技型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提升转化实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这一老问题,东北各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转化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辽宁大连中远海运重工造船厂内,一艘在建的无人驾驶船正在安装调试设备。结合企业需求,由大连海事大学跨学科多专业组成的科研团队,将为这艘船装上“超级大脑”。“只要输入目的地,这艘无人驾驶船就可自动开行,远距离遥控。”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经理王树山说,船舶计划今年建成交付。
2021年,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把集团总部从深圳搬到哈尔滨。2022年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成立智能社会治理信息服务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科研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已成功开发智慧车辆巡控软件、信息采集与智能监测平台等多款技术先进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我们突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黑龙江省科技厅重大任务与前沿技术处处长王秀锋说,企业成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学成为企业科技研发中心,持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梗阻。
2023年黑龙江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589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同比均增长22%以上,科技优势加快向发展优势转变。
辽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全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去年达55.5%,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状况正在改变。吉林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协同,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茧成蝶”专项行动,支持两批104户初创期科技企业成长。此外,投入1.4亿元对1561户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给予补助,选派两批596名科技人才入驻企业兼任“科创副总”。
打造“产业森林”厚植新动能生长沃土。今年4月,总投资25亿元的哈尔滨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黑龙江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黑龙江是我们全国布局的重要阵地。”国内无人直升机行业头部企业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刚印说,黑龙江航空产业基础好,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放大集群产出效益,进一步帮助企业降成本、促创新、提效能。
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东北三省针对局部长期存在的“产业孤岛”等短板,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和链式发展,通过产业集聚、资源集聚、服务集中,形成适宜企业发展的生态,让企业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取暖”,推动新动能“盆景”变“风景”。
在黑龙江,以航空工业哈飞、中国航发东安等企业为龙头,目前哈尔滨已聚集产业核心配套企业百余家,哈尔滨市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铸锭、轧制、剪切、淬火、拉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厚板厂生产的高端铝合金,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其中,国产大飞机的机翼板材打破了国外封锁。公司连续三年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2023年高端合金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6.8%和9.89%,均创历史新高。
辽宁聚焦航空装备、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等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弱到强,开始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一家“粮食银行”,司机驾驶运粮 车卸粮(2023 年 10 月 15 日摄) 连振摄 / 本刊
为粮食安全做保障:
高质量筑牢大国粮仓
东北大地,田畴似锦,大地流金。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政治担当。
近年,东北各地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慧种田”大幅提升现代农业效能。
以前种地看天,现在种地看屏。
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的大豆地块里,搭载光谱成像设备的无人机正在农田上空往复飞行。十几公里外的科技服务中心内,技术员郝思文坐在大屏幕前查看田间实况影像。他轻点鼠标,农田信息便生成在一张图上。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空天地”数字技术,推动农业智能化生产。目前已实现集团全域内北斗导航终端全覆盖,智能育种、精量点播、作物生育期智能诊断、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吉林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装备已在黑土地上广泛应用。
“智慧农机有‘三好’。”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种粮“老把式”詹喜军望着丰收的玉米地喜笑颜开。他总结说,效率高,同样是收割100亩地,效率比过去提升1倍;水平高,起垄直、播种深浅一致、出苗率高,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功能多,收割玉米的同时还可以回收粉碎秸秆。
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
“肥力又回来了,一亩地多打五六十斤粮食。”在北大荒集团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李艳海脚下的黑土地踩着非常松软。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龙江、吉林近年出台保护黑土地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将每年5月25日所在周设定为黑土地保护周,深入推广以秸秆覆盖、翻埋等为主的黑土保护模式。吉林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23年,全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7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黑土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26.86g/kg,为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北加快打造一批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黑龙江高标准农田突破1亿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首位。吉林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居全国第三位。
截至目前,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吉林粮食单产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首位。
做强“种子芯片”端牢中国饭碗。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黑龙江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国家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哈尔滨),加快建设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202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5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12个品种入选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5个大豆品种入选全国高油大豆前10名。
作为制种大省也是用种大省,吉林近年投入1430万元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设立3亿元种业发展基金,推进现代种业创新。截至目前,吉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
(《瞭望》2024年第43期 )
瞭望丨新形象:唱出“冰与火之歌”
◇火起来的东北文旅背后,是活起来的观念和业态,也是东北扭转形象的一次机遇
◇东北文艺作品的“色调”正在发生变化——从严寒中的凛冽故事,向着坚守信念、找寻希望的暖调发展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 游玩(2024 年 2 月 15 日摄) 王建威摄 / 本刊
从上个冰雪季的“尔滨现象”到入春后大连港东五街的顶流,东北文旅的持续火爆不仅聚拢了人气、提振了士气,更让外界发现一个新东北——鲜活、上进、温暖的新东北风令人刮目相看。
东北“换装”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这片土地经济态势、发展环境、思想观念等的深层变化。
从“雪乡宰客”到“南娃北调”
从默默无闻的东北林区小村,到倍受欢迎的冰雪旅游名地,黑龙江东南部的“雪乡”2008年开始走红,但在2018年的冰雪季,部分经营者临时取消订单、没有明码标价等行为让这里深陷危机,并连带东北旅游形象整体受损。
上个冰雪季,哈尔滨爆火后也曾出现突发事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遭遇退票风波,园区致歉、整改、退票,优先保障游客利益。其态度诚恳、行动快速,经网络传播后反而以退为进,为哈尔滨形象加分。运营61天的第25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累计接待游客271万人次。
两次危机,两种结果,也让外界对东北的印象发生润物无声的积极变化——东北人骨子里的实在、敞亮,正让更多人爱上这片黑土地。前不久带两个儿子到长春旅游的浙江游客杨华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东北,这里不仅风景壮丽,孩子们更爱上了东北菜,东北菜像东北人一样,实在。”
从“小土豆”到“小砂糖橘”,从“小野生菌”到“小豫米”……今年,东北文旅产业爆火,全国各地到东北游玩的大朋友、小可爱们纷纷被冠以各种昵称,这昵称正是东北热心“宠粉”的缩影。
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为防止游客和市民在过街通道滑倒,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管委办连夜铺设防滑地毯;地铁站名“沈阳站”被网友喊话,沈阳马上改回“沈阳站站”;港东五街火了以后,大连立刻设立游客中心和免费饮用水站……身临其境的游客们感受着东北贴心服务的暖心之举,也自发传递着一个温情善意有担当的东北新形象。
形象之变让东北文旅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今年1至8月,辽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6.1%,旅游收入4691.4亿元,同比增长43.6%;黑龙江接待游客1.65亿人次、同比增长41.1%,游客花费2064.9亿元、同比增长119.9%;吉林从“一季火”迈向“四季红”,今年仅清明节假期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就同比增长226.53%。
火起来的文旅背后,是活起来的观念和业态。
初秋的长白山色彩斑斓。前不久,网络文学作品《盗墓笔记》的粉丝“稻米”们汇聚长白山,追寻小说中主人公的足迹登上长白之巅、打卡天池美景。“我们还在布局‘山水长白’文化旅游新业态,联合研学机构,研发长白山自然教育产品。”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主任高飞说。
围绕“夜游”,沈阳开发浑河夜航、西塔烟火、文创市集、24小时书店、深夜食堂等多种打开方式。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刘伟才说,不靠“一招鲜”,不吹“一阵风”,辽宁着力行稳致远,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吸引宾客从“到此一游”到流连忘返。
从“灰头土脸”到“精神焕发”
“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1957年,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随后电影《林海雪原》与京剧《智取威虎山》一度风靡全国,其中杨子荣与土匪“座山雕”这段机智的问答几乎妇孺皆知。
当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向林海雪原,他们发现东北人真的很拼,东北各地“精神焕发”的文旅局长便是缩影:沈阳、吉林市等地的文旅局长拍摄宣传短片、到景点和游客互动,忙得“脚打后脑勺”。
今年3月,迎着黄海的一轮朝阳,载着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2013名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美国荷美邮轮公司“翠德丹”号邮轮缓缓驶入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文勇天不亮就赶到码头迎接游客,“真忙,但不觉得累,想的就是让游客爱上这座城市。”
走过荆棘方见繁花。经济下行、营商之弊、体制沉疴……有着辉煌过往的“共和国长子”在市场化改革浪潮中曾遭遇转型阵痛。
面对能否“归队”的质疑,东北人心里燃着一团火、憋着一口气,以事在人为、事靠人为的态度,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面貌;一方面除旧布新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滚石上山一步步走出低谷。
总投资105亿元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一期项目、总投资超600亿元的沈阳航空航天城项目、总投资837亿元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投资“山海关不住”,央企民企外企纷至沓来,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正酣的背后,黑土地展现出上下同欲、齐心向上的精气神。
今年上半年,吉林地区生产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连续6个季度高于全国;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表现亮眼。去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今年一季度,辽宁已连续第五个季度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经济增速与全国持平。202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继2014年突破2万亿元后再上新台阶。辽宁省经济稳中向好、好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在加速形成。
人才流向印证着东北的发展态势之变。今年5月,6860名博士从全国192个城市奔赴而来,参加迄今单次吸引博士最多的“2024博士沈阳行”大型人才对接活动;辽宁盘锦的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餐厅里,南腔北调的口音不绝于耳,该企业1800多名技术和管理人员中,超过70%来自外省。
今天的东北,正以积极作为展现敢闯敢干实干的振兴发展新气象。
游客在沈阳故宫参观 (2023 年 4 月 30 日摄) 杨青摄 / 本刊
从“凛冽故事”到“找寻希望”
在东北老百姓口中,一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二人转是东北的文化符号之一。作为流传约三百年历史的地方戏种,二人转唱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讲究“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每出戏都是一个故事,十分吸引人。近年,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从东北走向全国,将百余部富有时代特色、反映当下时事热点的作品搬上舞台,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和鼓舞观众。
不光是二人转,一批反映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学、影视、音乐作品频频出圈。
从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到班宇的《冬泳》,再到杨知寒的《独钓》,广袤的白山黑水间,关于时代、关于困境、关于希望的文学作品,触及无数家庭和个人的记忆。
2022年初,根据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吉林省多地取景拍摄,并引发现象级收视热潮。在梁晓声看来,东北年轻一代身上都或多或少保留着父辈、祖父辈的那种基因,就是责任、荣光。
东北文艺作品的“色调”,也在向着坚守信念、乐寻希望的暖调进发。
今年,以辽宁兴城泳装产业发展变迁为背景的电视剧《乘风踏浪》热播,堪称东北版《温州一家人》,该剧以独特的东北式幽默,生动讲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以彭锦西夫妇为代表的泳装人,把兴城泳装从无到有做到占全球1/4市场份额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改革开放浪潮下东北人的敢闯敢拼,让全国观众发现了不一样的东北。
喜剧是东北文艺的鲜明标签之一,近年,东北喜剧作品也从“黑”某些群体向更具原生态的松弛感和满满的人情味转型。在火爆网络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一个名为《德古拉和我》的小品讲述了吸血鬼无意间闯入东北,被热情、好客且略带一些强迫感的村民留在东北长住的故事。吸血鬼从憎恨、吓唬人类,到被一碗东北酸菜血肠征服,看似荒诞的背后展现的正是东北人的温情与自信。
白山黑水、热血不改。东北文艺作品活力蒸腾,正是东北精气神的新迸发。
(本组稿件采写记者:宗巍 徐扬 王春雨 强勇 郭翔 马晓成)
瞭望丨激发内生动力 全面振兴东北
文 | 宗巍
惟改革者进,善改革者胜。当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迈上新征程,白山松水间,需要来一场更深入的改革。
2018年9月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召开以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仍面临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短板掣肘,主要是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经济内生活力没有充分释放。
从历史发展看,东北地区长期受政策导向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力,有效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改革开放后,东北板块与内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缺少有效联动机制,人员、信息、产业等方面的互通不够。当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在南方一些地区蓬勃发展时,东北地区明显落伍。从思想观念看,受益于土地、能源、产业、生态等方面的资源红利,东北地区容易陷入路径依赖、形成惯性思维。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锚定改革不放松,找准改革发力点。
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市场活力。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运用市场能力不够,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是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更好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壮大企业家队伍,才能在振兴发展中,源源不断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补齐“四大短板”、锻造优势长板。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必须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这四大短板,同时依托装备制造业优势、农业优势、科技优势等锻造长板。无论是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是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产业、人才协同发展,既需要从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激发全员活力,打造全员动力。
找准发力重点,瞄准短板深入推进。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推动改革举措形成合力,又要注重把改革矛头指向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将着力点放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把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放到重要位置。同时,也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切入点,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改革,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活力和创造力。
坚持系统观念,让改革形成合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整体推进。过去几十年东北地区的发展已表明,过多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型发展,容易造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必须强化系统观念,推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相融合,探索实现双向良性互动的路径,不断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为改革注入双重动力。
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时不我待,久久为功。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既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问题,也不是单个的区域问题,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深刻认识振兴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茬接着一茬干,积小胜为大胜。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精准发力,科学统筹,不断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瞭望》2024年第4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