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出深山,林下遍地“金”。
延边州现有林下山参留存面积达11.6万亩,今年上半年,新增林下山参播种面积1920亩;全国唯一“国际人参品牌中心”正式落户吉林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有力助推延边州人参品牌加快走向国际化;全州被授权使用“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人参产品由80个增至104个,占全省总数的50%以上……
“百草之王”撑起支柱产业,铺就群众致富路。近年来,延边州积极发展人参产业,稳住一产“基本盘”,打造二产“新支点”,激活三产“新引擎”,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位于和龙市头道镇大阳沟的大阳参业林下参种植基地,随处可见三品叶、四品叶甚至年头更久的人参。规模化的林下参种植,让延边人参产业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大阳参业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末国有人参场,是延边州最早从事林下中药材生产的企业,首开林下山参规模生产先河。其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延边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为公司种植技术、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优质的种源才能种出“地道”的好人参,延边州在人参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人参种植和种源保护齐头并进。
推动人参种植业稳步发展。全州人参种植户现已发展到2200余家,2023年,全州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4.7万亩,收获鲜参2227万斤,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2.9%。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建设人参新品种“延参1号”种植基地540亩、良种繁育基地260亩,建设“延丰1号”品种扩繁基地115亩。“延参2号”“延丰2号”新品种科研攻关、试验选种和品种申报工作有序推进。
加快建设高品质示范基地。截至2023年末,全州长白山人参原材料基地从54个增至60个,非林地栽参标准化基地已达22个。
在延边,从日常食用的人参米、红参片、红参液到日常用品,再到各种人参药品、补品,人参产品品类涵盖食品、化妆品等,人参产品品种达300余种。昔日,被誉为“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人参,如今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2023年,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通过恩珍源牌红参口服液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增加产值400万元;延边可喜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森源牌红参浸膏单品产值再创新高,年产值达2.95亿元;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血栓心脉宁成为全州唯一产值过亿元药品类产品,年产值达2.37亿元,其在研的国家一类新药(1.1类化药)伪人参皂苷GQ注射液,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该产品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
人参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同时,延边州人参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数量也日渐增多。截至2023年底,全州人参相关主体达2500余户,同比增长8%。人参生产加工企业年实际加工量达2500吨,加工能力超万吨,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4.3%。
延边鹏程人参交易市场建成营业,填补了延边州专业化人参交易市场的空白,现已有20余家企业已进驻市场销售。“吉林延边人参馆京东自营旗舰店”上线运营,目前有70余款产品发往京东8大仓,单日销售额突破2万元。总投资8亿元的长白山道地药材深加工及中药材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北药交易中心。
从“深山”迈向“高山”,延边人参产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为积极向外展示人参产业实力与合作愿景,延边州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东北亚博览会、农博会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近10场;着力向内挖掘人参产业内生动力,延边州举办各类商贸活动,提升了延边人参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延边州扎实开展品牌建设工作,逐步完善产业标准化体系,加强人参市场秩序整治,强化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职能作用,全力拓展人参产业新动能,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全州人参产业总产值达115.6亿元,同比增长13%。”据延边州人参产业项目专班办公室主任陈书华介绍,下一步,延边州将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打造高品质人参专业交易平台。创新营销模式,实施品牌强参战略,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规范化、加工精细化、质量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约化。当下,延边州深耕细作,向“参”突破,人参产业的市场潜力正在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