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辈》里,她是“胖大嫂”;《排球之花》中,她是女导演;《最后一个皇妃》中,她是“王嬷嬷”;《外滩龙蛇》里,她是“鸨妈”;《铁道卫士》中,她是女特务;2008年新版《红楼梦》中,她是刘姥姥……现实生活中,她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老艺术家叶琳瑯,一个演了一辈子“小角色”的“大演员”。
放弃外语系攻读表演系
叶琳瑯原名叶庆皖,1932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七七”事变后,五岁的她便留在上海奶奶家,曾就读于上海进德小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父母到南京工作,就把她带到南京继续上学,就读于南京明德女子中学(今南京三十六中学)。期间,喜爱文艺的她成了学校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朗诵会、讲演会,还在学校参加演出过《少年游》《沉冤》《夫妻识字》等话剧和秧歌剧。
1950年高中毕业后,18岁的叶琳瑯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优异的学业成绩为她赢得了进入当时的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深造的机会,然而内心对表演的热爱却驱使她报考了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现北京电影学院),成为新中国首批接受系统化表演教育的艺术生。3年学习结束后,她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并在1954年第一次上银幕,在故事片《土地》中饰演一个中农的老婆。
长影岁月演艺“小人物”风采
1955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的长影急需演艺人才,叶琳瑯和她的同届同学,一起被调入了长影。到长影仅仅几个月,叶琳瑯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重要角色——在方荧导演执导的电影《如此多情》中饰演“傅萍”。傅萍是一个情感丰富却又略显滥情的女性形象,她周旋在大学生、制片厂员工、科长三个男人之间,原以为自己能在多个角色里游刃有余地切换,最终却落得一个狼狈收场。谈及为什么会选叶琳瑯饰演傅萍,导演方荧评价,“叶琳瑯的眼神是多变的。有时候多情,有时候无情,有时候懵懂,有时候凌厉。她演舞台剧只靠一双眼睛就能让人记住,演电影肯定行!”影片上映后,正如导演所料,叶琳瑯的精彩演绎,让傅萍这个复杂角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956年,长影投拍《虎穴追踪》,一部讲述解放初期中国北方某城市,一股潜伏的特务不断进行抢劫破坏和窃取情报的活动。我军侦察员李永和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潜入敌人内部,最终成功抓获所有特务的影片。凭借着在话剧舞台上积攒下来的经验,加上扎实的表演功底,叶琳瑯将资丽萍这个角色刻画得十分生动,成为了业内看好的新星。
资丽萍的成功演绎,也为叶琳瑯塑造的另一个特务形象——《铁道卫士》中的王曼丽打下了基础。《铁道卫士》拍摄于1960年,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美帝轰炸鸭绿江大桥阴谋失败后,敌人不甘心,试图炸毁铁路,最终被我方公安科长高健等人将敌方特务抓获,再次粉碎敌方阴谋的故事。王曼丽刚一出场,一身“列宁装直发型布单鞋”的装扮就颠覆了以往电影中的女特务形象,再加上叶琳瑯的精湛演技,一个表面质朴单纯,实际上却心思缜密的女特务形象被完美刻画了出来。影片上映后,叶琳瑯并不知道反响如何,直到多年后在片场被看热闹的观众认出:“这不是《铁道卫士》的那个女特务吗?”她才知道王曼丽的形象是多么深入人心。
“我长得不漂亮,没有那么多漂亮女孩的顾虑,所以不论演好人还是坏人,都能放得开。”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叶琳瑯谦虚地将这归功于她的外貌。但导演们却认为她可塑性很强,戏路很宽,也让她从此后片约不断,尽管绝大多数都是小角色,但不论戏份多寡,叶琳瑯都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创作,力争“人各有貌”。据统计,在长影工作的四十多年里,叶琳瑯不但参与拍摄了《笑逐颜开》《小字辈》《不该发生的故事》《血色清晨》《雾野》等五十多部电影、电视剧,还为《保尔·柯察金》等四十多部译制片的主要角色配过音,并主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几十部话剧。
安享晚年难忘长影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过50的叶琳瑯也开始转变形象,参演了《离婚合同》《咱爸咱妈》《女人泪》《梅艳芳菲》等作品。2008年,已经76岁的叶琳瑯,受邀参演了著名导演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角。尽管这部电视剧在当时的评价两极分化,但叶琳瑯的精湛演技却赢得了广泛认可,有业内人士评价她所扮演的“刘姥姥”,表演生活化,人物特性鲜明,与大家所喜爱的赵丽蓉扮演的“刘姥姥”相比,在演技上也并不逊色。
和银幕上塑造的形象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叶琳瑯,举止温柔、性格和蔼,尽管已经92岁高龄,还坐上了轮椅,但是在采访过程中,仍然不厌其烦地配合着摄影机位进行各种调整,丝毫没有不耐烦,还会为耳朵背偶尔听不到记者的问题而不停道歉,这也让身为后辈的我们由衷赞叹老艺术家的风采。谈及长影及即将要举行的第1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老人家十分感恩,感恩没有长影就没有她的今天,也祝福即将要举行的电影节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