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助推中车长客领跑新赛道——“中国中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北方赛区)见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15 09:21:44
来源:长春日报

以科技创新助推中车长客领跑新赛道——“中国中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北方赛区)见闻

字体:

  “您看到的这台新能源小车之所以能跑起来,都是因为‘氢’,我们这套自动连续水解制氢系统刚刚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正在人群中绘声绘色讲解参赛作品的,是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胜,那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才情格外动人。

  13日,伴随“中国中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北方赛区)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启幕,101件科技作品进入北方赛区复赛,让许多像张胜一样的年轻人获得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这样的竞赛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奔涌”有何作用?对于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相关领域企业,培养更多有想法、敢担当、有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又有何裨益?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竞赛现场,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科技创新活力。

  为可再生能源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的实验对象是目前很火的矿太阳电池光伏领域,项目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来一旦达效,将有望解决电池稳定性问题,大大提高节能效率。”说这话的人是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曾凡聪,她所在团队带来的参赛作品名为《基于气体分子辅助协同双界面改性策略制备高性能钙钛矿太阳电池》,其实用价值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研究。

  在吉林大学“氢”松巡检展位,许多人则先是被这个名字吸引视线。展位前,张胜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对作品进行细心调试——一台基于铝镓基合金在线制氢的氢能源车。别看这台“萌萌的”小车并不大,却可谓五脏俱全。它不仅可以通过合金反应出的氢气转化为电来驱动自身,更可以在智能巡检平台完成自动巡检,一遇到浓度超标的烟雾还会自动报警……“这个作品非常吸睛,能从中看出大学生们的智慧闪光点,更承载了他们为可再生能源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自觉与担当,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欣慰和欣喜。”一位来自高校的参观者说。

  助优秀学子放飞“能源梦”

  “本次竞赛不仅是交流学习和展示技艺的平台,更是对我们科研成果的一次检阅。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是勇敢的追梦者,能够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赢家。”参赛学生代表王智聪告诉记者,为了在赛事中拿出过硬的作品,她和小伙伴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不休、反复修改方案的夜晚。令她高兴的是,不仅作品成功入围复赛,比赛中以赛会友的经历也为她“上了一课”。“选手们无私地分享彼此科研中的经验与心得,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在这种灵活、开放、包容的环境下,我们都成长了。”

  把评审舞台搭起来,助力更多优秀学子放飞“能源梦”,这正是本次大赛的办赛理念。在指导教师代表王艳敏心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本次大赛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旨在培养和挖掘可再生能源领域人才,推动该领域技术创新和变革,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竞赛,更是贯彻国家能源战略的一次生动实践。”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王艳敏们”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和科研态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挖掘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今天看到了许多质量过硬的参赛作品,比赛不仅进一步激发各大高校在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方面的创造力,也为像中车长客这样的企业抢抓新赛道、开辟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提供了智力支撑。”作为北方赛区的“东道主”,中车长客新产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国栋的话,道出了许多企业的心声。

  据一组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举办至今,已累计吸引全国数百所高校、5000多支队伍、3万余名大学生参赛,1200多项优秀作品从中脱颖而出,在为全国企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促进高校产教融合,推动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和贡献。

  活动中,由中车长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等联合成立的“氢能装备研究院”正式揭牌。未来,中车长客将以成为氢能产业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用实际行动在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央企担当,为国家氢能事业发展助力赋能。(记者 毕馨月 实习记者 王梓先)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