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看长春丨长春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15 13:38:0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看长春丨长春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字体:

  开栏语

  春来万事竞争先!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逢时、起势。在力争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让新时代吉林更加“丰富多彩”的当下,长春市立足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之年、项目建设攻坚年,因地制宜走好符合长春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径,同时以超常规力度推动长春高质量发展整体跃升。即日起,我们推出“新华社看长春”,以国社的担当与视角,用情、用笔、用镜头,记录和印刻时代之变、发展之绩、奋斗之歌、进取之思……看高质量发展,证可持续振兴!

  新华社记者赵丹丹、姚湜

  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长光卫星在国内率先实现超高速激光通信、奥普光电LED新材料项目投产运行……老工业基地长春瞄准高质量发展新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项目布局,做强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高地,经济发展质量和韧劲不断增强。

  高举“创新引领”旗帜

  不久前,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主研制的车载激光通信地面站,与“吉林一号”星座MF02A04星星载激光终端开展了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标志着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全业务链的工程化。

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工作者正为卫星“量体裁衣”。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培育新质生产力,长春有两大优势: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厚。作为共和国行走工业基地之一,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在长春厚植制造业沃土;作为“科教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科创“国家队”聚集在此,科研资源丰富,高科技人才众多。

  “围绕科创要拧成一股绳,把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小明说。为此,长春密集推出政策“组合拳”:建立科技创新战略委员会,构建覆盖各级各类科研院所机构的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结合重点产业链与高校院所共同打造标志性产业示范园区,政府专班进驻科研院所“扫街”并“保姆式”推动成果落地……

  拓展产业发展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让新质生产力加速汇聚,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持。长春看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前瞻布局以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新赛道,下一步,长春市还将加大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对接效率,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

  勇挑“结构优化”重担

  “双方还将联合在奥迪PPE、保时捷轻量化等全球项目上合作开发,用3至5年时间增加10亿元至30亿元收入。”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吉宝说,目前,吉林通用机械与德国某公司正在携手联合开发奥迪PPE全球项目的转向节等5个产品。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在老工业基地长春市,传统产业不断升级,中车长客有更多企业像吉林通用机械一样,走出去参与高端制造业产品研发,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之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

  老工厂有了新面貌。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焊装车间内,680多台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繁忙工作,它们身上遍布着3000多个数据采集点,实时判断焊接的温度等条件是否达到最佳状态。

  新的全球标杆企业也正在长春建设。奥迪一汽新能源长春测试中心已经正式启用。作为奥迪全球最先进的数智化工厂之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工厂100%使用绿色电力。

  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招商专区,吸引了百余家企业前来洽谈。众多客商看重的,是长春市优势产业不断“向新”发展的趋势。

  一大批行业顶尖、世界顶级的企业纷至沓来。遥感卫星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集群……黑土地上,“新”风拂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项目紧锣密鼓推进,厚积振兴势能。

  目前,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占全市工业比重5年来由6.6%增至14%,光电、装备、医药、材料等新兴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在长春加速形成。

3月21日,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运行试验。新华社记者 马晓成 摄

  聚焦“项目支撑”蓄势

  瞄准新质生产力,长春不断吸引“新项目”“绿项目”落户,与既有产业配套,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今年2月,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举行投产仪式,开始批量化生产,成为东北首个成功投产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面向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绿色产业。在长春新区,氢能“制储运用研”全链条应用场景正在布局,吉林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就落位在这里,比亚迪储能、“新能源+增量配电网试点”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图为长春新区航拍图。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不仅靠企业的“单打独斗”,更有赖于产业链的“组团打拼”和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突破。依托创新创业的优势基础,长春市发力统筹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项目布局和上下游协同,凝聚科技攻关的强大合力,推动创新能级提升,深度激发集群效应。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春新区推动民营企业迸发“新动能”。截至目前,长春新区3.2万户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4%,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68%,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95%,汇聚专精特新,推动技术跃迁,创造了65%的发明专利、80%的创新产品,贡献了56%的税收、63%的就业,集聚度、显示度、带动力大幅攀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纠错】 【责任编辑: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