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一中新校区、板石镇中小学校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制度;实施学生家长陪餐制度,打造“廉味”食堂……
2023年,珲春市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光荣使命,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书写了有温度、有厚度的教育答卷。
珲春市扎实推进教育惠民工程,板石镇中小学校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市第六幼儿园重新启用,满足了市区更多3至6岁儿童的入园需求,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格局趋于合理。市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普通高中新优质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市第五小学校投入使用,缓解了市区小学超校额、超班额问题。启动爱眼护眼光明行动,投入317万元,为9所学校更换护眼灯3155盏,解决了学生用眼疲劳问题。为24所学校修理室内卫生间,确保卫生间达到安全、环保、无异味等要求,让文明健康理念深入师生心田。
落实假期托管、假期开园和延时接送等暖民心行动,15所学校近9000名学生自愿参加假期托管,解决了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7所公办幼儿园假期留园服务儿童1000余人,解决了“入园难、接娃难”和“孩子假期无人看管”等问题。
实施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筹措资金高标准建设校园心理辅导室,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成为师生的必修课,伴随师生同成长共发展。
在推进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珲春市建立校外培训联合执法机制,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定期开展校外培训监管联合执法,遏制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和“无序发展”,进一步净化校外培训市场。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制度,全市21所学校参加课后服务16377人,开设课后服务课程385门,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选课服务,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
积极开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常规督导,采取多种方式,督促中小学校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多元素养课堂、思维活力课堂、阳光课堂、3+N质效课堂、智慧课堂等,开启了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的“新赛道”。积极关注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珲春市特殊教育学校2023年送教637次,覆盖春化、板石等6个乡镇和3个街道12名重度、极重度多重障碍学生,保障了残疾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珲春市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教育工作的各环节,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疆润花开石榴红、书香伴我成长、研学实践大课堂、家校社协同育人”等主题系列德育活动852次,参加活动11.6万人次。一实验小学红色德育、马川子小学“耘”德育、英安学校书香德育、五中传融德育等学校德育品牌正在形成,进一步弘扬了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幼小衔接,在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探索课程综合化教学,实施大学区捆绑发展模式,有计划地开展“大学区+党建+德育+课堂+教研”等活动,推动大学区内各学校协同发展。
同时,以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争做“四有”好老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等为工作着力点,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发展体系,在育人模式、教学改革、教师素养、学校品牌、教育评价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在新起点上,珲春市将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全面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