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入画来——2023年珲春市“三农”工作综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2/01 16:01:31
来源:新华网

锦绣田园入画来——2023年珲春市“三农”工作综述

字体: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

  2023年,珲春市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牢牢抓住“三农”工作不放松,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端牢饭碗 粮食稳产增产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珲春市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备耕期间,珲春市筹集备春耕资金2.4亿元,保障农业安全生产。调入各类化肥21660吨、种子1347吨、农药200吨、农膜150吨,做好农资保障。组织农民提前做好1.4万台(套)春播农机具检修保养。及时开展拦河坝抢修、渠道清淤、设备维护和田间管理等工作,全力保障11.47万亩农田完成春灌。

  秋收期间,珲春市派出秋收工作组持续跟踪指导服务,每日调度秋收进展,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组织指导各地加快秋收进度,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2023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0.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83亿斤,同比增长3.5%。

  向科技要产量。珲春市积极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指导110余次,培训指导农民群众及农业技术人员1100余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130人。积极推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施药、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抗低温减灾生产等技术。开展保护性耕作、水稻有序机械抛秧技术等培训工作,培训各类人员570余人次,实施保护性耕作6.31万亩。

  向高标准农田要产量。珲春市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打造粮食生产优势片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今年,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1.85万亩。

  为加强黑土地保护,珲春市实施免耕覆盖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6.3万亩,落实耕地轮作补贴面积7.56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53万亩,落实各类肥效试验点25个,建立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区4个,完成700个土样取样化验工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和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

  提质增效 发展产业项目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珲春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实施提质增效项目,推动完成珲春密江冷水鱼环球之旅产业园一期项目,8个育苗池正式启用,生产大麻哈鱼鱼苗37万尾,全部用于放流,不断增加水生生物资源量,进一步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同时,珲春市生态渔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七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通过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规模化养殖、渔业装备现代化等五大板块,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产业链完善提升。

  同时,加大与沈阳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积极引进高质高产苹果、梨品种19个,并在英安镇双新村苹果梨基地完成4000余棵苹果梨老树的高接换种工作。

  依托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珲春市稳步推进珲春虎豹之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米数字化管理示范系统建设,深入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2023年新增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认证产品1个,全市“两品一标”农产品达35个。

  增收致富 乡村美丽宜居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关键。珲春市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2023年,珲春市投入各级衔接资金8865.06万元,实施项目43个,其中投入4415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0个,投入4265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5个。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技能培训,实行致富带头人“一带三”帮扶机制。实施雨露计划和对点帮扶,15名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开发乡村公益岗654个,创建5个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4人。

  盘活利用162栋闲置农房,引导112人将户口迁入边境村,新增196个边境村护边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推动200余人在边境村创业、3500余名边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吸引600余人返乡入乡。

  农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2023年,珲春市投入清理资金1091.7万元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农村公路2389公里、公共场所1564个、庭院6300个,拆除废弃建筑物98处。

  乡村之美,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珲春市通过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议事协商制、“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等乡村治理模式,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基本实现村及社区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喜看沃野织锦绣,乡村振兴正当时。珲春市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