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至今,蛟河市投入150万元建设了“专递课堂”11个。至此,蛟河市从去年下半年启动的“专递课堂”已达52个,惠及当地21所乡村学校近千名学生。
“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
“第一排左边数第二个同学来说一下,《小红帽》这首歌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11月23日,蛟河市前进乡太阳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云端”音乐课。远在25公里之外的前进乡九年制学校老师冯晓彤现身挂在墙上的大屏幕上,就像站在同学们面前一样。冯老师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随时提出问题,并指定某个位置上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前进乡九年制学校的二年级课堂里,学生们也同时在上这节音乐课。黑板上同样悬挂一块大屏幕,上面提到的十多名太阳村小学的同龄学生在屏幕上回答老师的提问。
这是蛟河市“专递课堂”的一个缩影。这种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专递课堂”,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按照教学进度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目前,蛟河市21所乡村学校与市内小学均结成了“互联网+教育”帮扶对子,分成了5个大学区,市内的基地校承担着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教学任务。
蛟河市百圣源小学是蛟河市小学第五大学区基地校,去年与青背先进村小学、漂河镇二道村小学结成帮扶对子。
11月23日,记者见到百圣源小学副校长徐春英的时候,她正在用手机剪辑“专递课堂”备课视频。“一年来,百圣源小学采用‘点餐’‘选餐’‘送餐’等方式,对这两所村小开设‘专递课堂’70余次。我们定期录制优课视频,在‘三个课堂’平台上分享。”徐春英说,学校教师还定期到帮扶的村小去线下送课。
今年,蛟河市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乡村温馨校园,投入40万元,为太阳村小学等8所村小购置了80台电脑;投入41.8万元,为青背九年制学校等7所村小采购了19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最近三年来,蛟河注重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把过半数新招聘的教师补充到乡镇学校,有效缓解了乡村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和学科教师短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