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景斌:在东北全面振兴生动实践中贡献长春新区力量-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1/22 10:01:19
来源:新华网

华景斌:在东北全面振兴生动实践中贡献长春新区力量

字体:

海报设计:徐畅

  ■长春新区坚持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两谷一基地”建圈强链,推动“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蝶变升级。

  ■先后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生物医药城,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近3%。“专精特新”企业已发展到410户,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占全省39%、占全市59%;上市企业11家,占全市30%;全省2家“独角兽”企业均在新区生成。

  ■深入实施“长白慧谷”“慧谷引凤”等人才服务品牌,打造长春人才创新港、欧美同学会东北海创中心等人才集聚平台,近三年,在省市不断升级的人才政策感召下,初步统计引育各类人才2.5万人,其中吉林籍人才2400余人。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建设,打造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新城区。

  新华网长春11月22日电(黄维)“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并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为我们坚定了发展信心。”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华景斌说,长春新区谋划的“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的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生物医药城与此方向吻合、目标一致,“我们将加大力度、矢志不渝地推进新区各项工作,兴产业、谋创新、抓招商、上项目、引人才、惠民生。”

  深入落实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的部署,长春新区正依托产业基础、创新优势,围绕建圈强链,着力做强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3大特色培育产业,高端升级先进装备制造1大基础主导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1大重要支撑,前瞻布局精准医疗、元宇宙等X个未来产业新赛道,构建“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药谷、光谷、新材料基地“两谷一基地”,高标准建设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和永春生物医药城。

海报设计:黄维

  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集群蝶变升级

  “生物医药方面,长春新区坐拥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中产业综合力连续三年向上攀升,位列东北地区首位;光电信息方向,我们有全国唯一以省份命名的‘吉林一号’卫星,108颗卫星在轨运行,组成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新材料领域现有企业104户,正建设全市唯一通过新建认定的化工园区……”谈及主导产业,盘点振兴家底,说起发展底数,华景斌神采奕奕,“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全区上下牢记嘱托,坚持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被人‘追’上门,靠的是技术过硬!我们瞄准国家战略需要,猛攻核心技术,首创倒装COB集成封装技术等,从头到尾都是咱们自己的东西。”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喜凤年初携最新产品亮相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视听展览会,“过去对方看不起我们的产品,如今看到新产品后,从国外买机票追到我们公司来谈合作。”

  俯瞰长春新区,一座“天”字造型的建筑格外醒目,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吉林一号”卫星的“娘家”——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坐落于此。透过组装车间的观察窗望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组装和调试卫星,没有想象中宏大的作业场景,只有工作人员的一丝不苟和专注敬业。

  2023年3月,金赛药业2022年年报显示营收破百亿。2023年9月,长春药谷“创新产业园一期”交付使用。10月19日,《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发布,长春新区所辖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14位,连续三年实现新跃升。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在省市率先探索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更具融合性、更具新内涵的生产力。”华景斌说。

  长春新区坚持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蝶变升级。

  截至目前,长春新区已有医药产业集聚企业210户,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7%,2022年产值达到236亿元,占全市83%、全省31%。光电信息领域集聚企业360余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户,拥有8个产业园区平台,自主知识产权300多项,汇聚28个高、精、尖科技成果,光电制造工业产值占全市一半。新材料领域现有企业104户,投资175亿元建设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是全市唯一通过新建认定的化工园区,也是全省“十四五”重点工程。

  科技创新制胜未来

  加速建设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

  “当前,长春市着眼制胜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永春国际生物医药城和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长春新区将勇担使命,在未来科学城建设的更高坐标系中,锚定目标、谋实思路,奋力走出一条科技强、人才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之路。”华景斌说。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长春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近3%。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到年底达到840户;“专精特新”企业已发展到410户,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占全省39%、占全市59%;共有1078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占吉林省入库总数23.5%。上市企业11家,占全市30%;全省2家“独角兽”企业均在长春新区生成。

  围绕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构建“新赛道+源动力”的产业集群。聚焦“未来医药、未来材料、未来光电、未来航天”四大产业,布局“药、材、光、天”四大赛道,推进“两谷一基地”向新进军、向高攀登,面向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需突破的领域,系统谋划产业发展布局和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面铺展基因技术、医药研发、卫星互联网、智能传感等细分领域,聚力推动技术攻关和交叉融合,争取在全省、全市率先建成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先导区。

  建强“平台+人才”的支撑体系。联合一院三所和高校、大企,探索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聚合模式,加快吉兴产业园、长智光谷、长新创谷、创新产业园、省科技创新研究院、氢能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依托长春人才创新港、欧美同学会东北海创中心,链接海内外顶尖人才、科研团队,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载体和创新生态,以人才“智高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打通“转移+转化”的生成通道。建强稀土、高分子、电分析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申建仿生大科学装置,强化创新策源的产业溢出效应,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突出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本地,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奖补政策,通过以投带引、基金加持、资本介入等方式,促进重大创新产品就地孵化、转化、产业化,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发展之果”。

  找准“市场+应用”的攻关方向。聚焦未来产业技术需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发布场景建设清单,加速“从0到1”的创新突破。加快完善概念验证、投资融资、技术交易、推广应用衔接机制,支持长光卫星深度开发下游数据应用,帮助百克生物、永利激光等企业拓展省内外市场,实现供给端、需求端两端发力、精准对接,以前沿技术应用牵引产业体系焕然一新。

  “聚焦科学‘塑魂’,面向未来‘筑城’,长春新区要为全市振兴突破蹚出一条新路。”华景斌语气笃定。

  政策包、强磁场、载体群

  筑起人才生态圈,新城区值得期待

  长春新区正在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聚焦北湖未来科学城、环吉大双创生态圈、环北湖科创生态圈“一城两圈”建设,全力打造长春人才创新港核心区、欧美同学会东北海创中心、海归小镇等人才引育平台和载体,华景斌介绍,目前,海创中心拟入驻项目7个,重点在谈项目8个。

  创新和人才是长春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春新区打好人才主动仗,深入实施“长白慧谷”“慧谷引凤”等人才服务品牌,加快推进人才创新港核心区建设,实现了产业引才、平台育才、人才与企业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完善高含金量“政策包”。长春新区充分借鉴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经验,制定了19条具体支持政策,对各类人才的引育留用进行全面扶持。自长春新区组建以来,已累计兑现人才资金超过1.8亿元,惠及千余户企业8400多人次。

  构建产才融合“强磁场”。新区已集聚各类产业人才近10万人,“长春智慧法务区”引进执业律师突破240名。

  搭建人才双创“载体群”。累计建设各类孵化载体59家,在孵企业2000户以上,创造人才创业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

  截至目前,长春新区引育人才总量17万人(从业人才),其中博士6710人,硕士1.23万人,海归人才2000余人,外籍人才近千人,2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吉林省“长白山”人才工程10人,每年新增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近7000人。

  未来三年,长春新区力争全区人才总量超20万人、引进吉林籍人才超3000人,海归人才超2200人,为吉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六个回归”作出新区贡献。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长春新区不断探索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的转化路径,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建设,打造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新城区。

  全区累计建成总长度345.5公里的市政道路186条;与吉大、东北师大等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建有中小学19所24个校区;建成5所三级医院、387个医疗机构;北湖公园正申报5A级景区,预计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

  今年,长春新区高标准建设“三路两溪”,继续改造提升北湖公园,绿化道路总长度19.1公里,推动公园绿道串联成链、整体成势,着力绘就空气常新、绿水长流、宜居宜业的美丽新画卷,路脉、水脉、绿脉共生繁荣,人才、产业、环境互相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市生态形象大幅提升。

  “放眼未来,长春新区振兴发展信心满满,将牢记嘱托,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在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的生动实践中贡献新区力量。”华景斌说。

【纠错】 【责任编辑: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