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是关键之年。 7名新华社年轻记者扛起相机,背起行囊,深入白山松水九个脱贫县、十多个脱贫村。从田野间绿浪滚滚行走到大地一片金黄,他们下水田,进羊舍,入农家,坐炕头……与老乡们面对面,聊丰收,话致富,谈振兴。用笔尖和镜头讲述村民老乡所思所想所盼,记录一个个村庄“美起来”“活起来”“热起来”的新图景。
新华网长春11月20日电(记者李双溪、宋心平)一进镇赉县五棵树镇铁力村,电线上停着的麻雀、燕子忽地飞起,在天空中盘旋一会儿,又落满了屋顶。“我们村就这样,鸟儿成厚(很多)了。”村民刘连国指着屋顶说。村外边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风吹稻浪,丰收在望。
听村民说,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涝洼地。镇赉县位于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由于土壤盐碱化较重,加之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铁力村过去种玉米、向日葵常常因为涝灾减产。“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民谚里是道不尽的苦涩和辛酸。
村民们引嫩江水地泡田洗田,像洗衣服一样,降低土壤的盐分,再用有机肥降低土壤酸度。多年下来,硬是将盐碱地改成了水稻高产田。
铁力村距离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隔着一条公路,莫莫格是众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息地,春秋两季,在此停歇的鸟类数量达到10万多只。其中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白鹤、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20多种。日趋频繁的人类耕作活动,影响了鸟类栖息。
“人和鸟能不能和谐相处?”这也是铁力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彬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他们从发展生态农业中找到了答案。
王继彬带着记者来到稻田旁,在一只大盆里爬满了螃蟹。“这就是我们的稻田蟹。”
稻蟹共养就是在每年6月份水稻长成到一定阶段时,播撒蟹苗,利用螃蟹自身蜕壳形成的肥料还田,形成绿色农业。
稻田养蟹看似简单,其实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有严格限制。在很多村民眼中,不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至少要下滑二成。为了推广这项技术,王继彬率先在村里的11公顷稻田里做实验。螃蟹投放下去,可以除虫除草,蜕掉的蟹壳,还是稻田的肥料。一年下来,不仅产量没有下降,还有所提升。每公顷稻田能产出1000斤的扣蟹,相当于多卖7000元钱。
“今年,我们已经推广了180公顷的稻田养蟹,还带动了周边两个村子。”王继彬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了我们村的品牌。”
时下正是候鸟迁徙季节,稻田里总是能看到水鸟,或者在田里吃鱼吃蟹,或者从田地里扑棱棱地飞起。随着村容美化,村路旁栽着金叶榆和各种鲜花,村里的鸟类也多了起来。“每天早上听着鸟叫起床,晚上蚊子都少了,和鸟做邻居真挺幸福的。”村民刘连国说。
策划:翟伟 褚晓亮
监制:郎秋红 王健民 黄维
记者:李双溪 薛钦峰 唐成卓 颜麟蕴 李典 宋心平 赵石乐
海报:徐畅
新华社吉林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