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0月23日电(记者周立权)对于空巢、独居、失能老人来说,吃一顿热乎饭是个难事。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长白县)投入资金,建造惠民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价廉、卫生的午餐服务。
长白县民政部门调查显示,当地现有60岁以上居民1.5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58%,其中65岁以上老人1万余人。部分老人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或因病行动不便,买菜做饭成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食堂菜品丰富。(受访者供图)
长白县民政局局长南明淑向记者介绍,当地投资170余万元,建起725平方米的惠民食堂。食堂位置选在交通非常便利的县城中心,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公交车过来用餐。去年11月3日,惠民食堂正式营业。
惠民食堂推行“一次刷卡,吃好吃饱”方式,面向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开放。60岁至69岁老人每人每餐7元钱;70岁以上老年人、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每人每餐5元钱;9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就餐,剩余就餐费用由县财政进行补贴。
可口的饭菜、细致的服务,惠民食堂平均每日接待就餐人数300多人。5荤5素的菜谱每天不重样,外加4种小咸菜,至少3种主食。
日前,记者在惠民食堂看到,食堂环境整洁,橱窗里有十余种菜品,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着,老人们都在有序就餐。
72岁的初然举与94岁的母亲坐在临近食堂入口的餐桌上,两人吃得津津有味。“就我和老母亲在一起生活,我年龄也大了,不愿意做饭了。我们家离这不远,来很方便。菜品很多,可以选择我们爱吃的。”初然举说。
初然举随后拿出了一红一绿两张就餐卡,绿色的是他的,红色的是他母亲的。“用红卡是免费的,用绿卡收5元钱,在这里吃饭,超出了家的感觉。”
↑初然举展示红绿就餐卡。新华社记者周立权摄
80多岁的潘菊芳是一名空巢老人,老伴去世,女儿也在外地工作,喜好文艺的她上老年大学学画画、吹葫芦丝,生活挺丰富,惠民食堂让她没了后顾之忧。93岁的董淑芳是食堂的常客。每次她来吃饭,工作人员都主动帮着打饭、安排座位。
食堂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食堂里一张长桌可以对坐8个人,素不相识的老人坐在一起,有的渐渐成了朋友。食堂外,饭后的老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消遣。
南明淑说,惠民食堂通过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新风,让老年人切实感受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