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独家·敬老“吉”事丨吉林推广“医养+智养”助力老年人安享晚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0/23 15:15: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独家·敬老“吉”事丨吉林推广“医养+智养”助力老年人安享晚年

字体:

  新华网长春10月23日电(记者赵丹丹)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在长春市南关区仁大医养中心,银发老人与幼儿园小朋友开展了一场温馨有爱的交流互动。在活动大厅,来自长春市政府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在音乐的感染下,老人们也一起拍手。“今天重阳节,孩子们给我们表演节目,演得特别好,特别可爱,我心里非常激动。”90岁的时淑珍老人说。

↑10月23日,长春市政府第三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在长春市南关区仁大医养中心为老年人表演节目,带去重阳节祝福。(受访对象供图)

  活动结束,医养中心的宋洪德和张桂秋老两口回到房间休息。医养中心医疗院长阚秀芬与值班医护来到房间,为老人定期查体。“心率稳、呼吸声也很好,血压也很正常。”给张桂秋老人听诊、量血压后,阚秀芬竖起了大拇指。

  宋洪德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今年88岁,老伴今年87岁,从2018年至今,他们已经在医养中心住了近5年,看中的就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和便利。“以前有个头疼脑热或是调理老年慢病,总要在医院和家往返折腾,对于老年人来讲有些吃不消。住在这里我们每年春秋两次可以到住院部全面检查、调理,都在一个楼里,很方便。”宋洪德说。

  老两口的房间布置得十分温馨,夫妇二人的合影挂在墙面正中,电视、电视柜、衣柜、写字台等一应俱全。“这就相当于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自己家离得不算太远,有时候我们还会回家看看。”宋洪德说。

  医养中心副总经理罗昕介绍,医院办养老院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利用医院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实现“小病不出楼、大病及时转”。老人们聚在一起,生活丰富多彩,广交朋友还不孤单,实现了“有病治病、没病颐养”,老年人安心、家属放心。

  长春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刘莉介绍,近年来,长春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支持养老机构开设康复医院、护理院、医务室等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或转型为护理院。通过政府投入带动和政策激励,一大批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医养结合机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数据显示,目前,长春市共建有医养结合机构61家,设有医养结合床位1.92万张,医养结合服务人员4500余人。

  “李阿姨,您最近感觉怎么样?”“挺好的,我没事就下地活动活动。”通过长春市民政局居家养老平台,仁大医养客服部经理丛宇航正与81岁的李阿姨进行视频通话。

  记者看到,视频中李阿姨家里就像一个功能完备的养老机构。在仁大医养居家服务室大屏幕上,几位老人的心电图正缓慢移动,值班告警中心随时待命。展示台前,摆放着心电监测衣、智能防褥疮照护床、生命体征监测仪、应急呼叫器等各种智能居家养老的远程照护产品。

  “通过智能化设备和平台,可以确保康养社区工作人员能够实时准确的监测和管理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丛宇航介绍,现在医养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覆盖到周边3个社区,超过90余户安装使用了不同的智慧居家养老产品。

  长春市医保局2021年末开始启动医疗照护保险居家服务试点,服务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春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失能老人家庭建设有护理床、网络服务终端等设备器具的家庭养老床位,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项目。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