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珲春市推进就业工作综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7/25 13:34:19
来源:新华网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珲春市推进就业工作综述

字体:

  今年上半年,珲春市城镇新增就业8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34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08人,全部实现帮扶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18万元;职业技能培训2264人;通过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培训合格人数868人。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珲春市就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今年以来,珲春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加大重点群体帮扶和服务力度,积极举行各类专项活动促进就业创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群体的就业,既是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今年上半年,珲春市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打出就业“组合拳”,促进就业创业,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我在外地工作,现在家乡发展机会较多,我想回珲春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珲春市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关金玲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珲春市积极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就在珲春”“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9场次,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桥梁,保障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充分运用省“96885吉人在线”、州人才网、“珲春市人才交流中心”“珲春就业创业”公众号或视频号等公共就业平台,为500余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布用工岗位信息6000余条。赴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建筑大学等省内7所高校开展人才回引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落实全省人社系统“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珲春市人社局组建工作专班,“一对一”包保48家规上及重点企业,制作发放惠企政策明白卡,解决企业人才分类定级、职称评定、人才招聘等诉求问题24个。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为企业招聘2012人。其中,高校毕业生694人。新招募上岗见习16人,目前,累计在岗47人,发放见习补贴53.4万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珲春市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劳动者的创业能力,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春节期间,珲春市举行2023年新春人才招聘暨惠民创业政策宣传大集活动。哈达门乡河北村黄牛养殖户温伟胜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了种植养殖专项贴息贷款材料。

  “去年,我申请了5万元的种植养殖专项贴息贷款,利息低、放款快。今年,准备再申请10万元贷款,购买几头母牛扩大养殖规模。”温伟胜高兴地说。

  上半年,珲春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18万元,扶持创业者60人、企业2家,带动就业300余人。推动珲春市谷丰专业种植农场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返乡创业基地,另有7家单位正在申报市、州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带动就业600余人。

  上半年,组织开展面点师、育婴员、焊工等10余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83班次,培训2264人;开展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31期,培训合格868人。

  为促进政校企合作,上半年,珲春市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组织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师生代表到吉林紫金铜业、华瑞参业两家规上重点企业和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走访交流,政校企三方就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优化在校生指导服务、凝聚企业就业资源等方面达成共识。

  向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的1148名应届毕业生发出“扎根吉林、奋斗吉林、圆梦珲春”的邀请,邀请8家优质企业为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应届毕业生提供20余类89个就业岗位,近500名毕业生与招聘企业实现对接交流。其中,40余名毕业生现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20余名毕业生向企业投递了简历。

  积极参加延边州政校企联动促就业创业活动,与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等9家院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延边大学科技园开展“创新创业基地”合作,搭建在珲创业学生交流平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系着经济发展。珲春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依托各级公共人才服务平台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全力以赴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持续抓好抓实“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支持企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加大对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扎实推动校企合作,为本地高校提供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等服务,赴省内外高校开展招聘宣传推介,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建设,吸引本地和省内外高校毕业生留珲、来珲就业。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