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争先——珲春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7/18 11:52:16
来源:新华网

踔厉奋发勇争先——珲春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字体:

  珲春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经济实力,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奋力开创跨越赶超新局面。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

  珲春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以创优发展环境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在企业扶持培育、科技创新投入、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谋划新兴产业链接,实现全市工业经济稳定运行。

  通过多年发展,以能源矿产、木制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积极转型升级,以海产品贸易加工、现代功能食品工业、能源进口加工利用为代表的优势产业迅猛崛起,以光电信息技术等为主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吉林省铜冶炼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生产经营实现新跨越。2022年,实现产值96.72亿元,同比增长6%。

  走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东北亚光电产业园,一排排靓丽整洁的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入驻企业发展顺利,产值逐年提高,成为珲春市招商引资的有力载体。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东北亚光电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5.85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完成验收,二期进入验收阶段。共建设标准化厂房16栋、宿舍楼4栋、商业楼3栋,是以光电产业为主导产业,集生产、商务和生活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7家,还有五六家企业有入驻意向,正处于洽谈阶段。入驻企业主要生产手机摄像头马达、镜片、线束、镜头等电子类产品,可有效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增加地方税收。预计今年园区产值达2亿元,纳税6000万元。

  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近年来,华瑞参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延伸产业链,在人参深加工产业领域大展拳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22年,实现销售额6685万元,纳税299.4万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珲春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撑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2023年,珲春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4个,总投资473亿元,涵盖产业发展、城市提质、民生事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新建项目78个,总投资320亿元;续建项目46个,总投资153亿元。

  作为珲春市重点项目之一,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9亿元,分为主体工程和配套附属铁路工程。“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历时10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建设迎来完美收官。”中交二航局珲春项目负责人杜晓峰表示,产业园投用后,将利用四条装卸线进行装卸,采用“汽运+铁路”的方式综合运营。可实现静态储煤100万吨,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重要的口岸煤炭贸易支点。

  日前,记者在珲春市东北虎豹科普教育及资源展示设施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两组建筑主体已全部封顶,东北虎豹科普宣教展示基地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综合服务楼正在进行幕墙、水电、主管道等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项目总投资3.13亿元,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由两组建筑组成。其中,1号楼为展览展示馆,建筑主体包括地下1层、地上3层,分为ABC三个区,主要功能为陈列展览及自然科普宣传教育,现已全部封顶;2号楼为旅游接待服务和研学配套用房,建筑主体包括地下1层、地上8层,现已封顶。预计10月份主体工程竣工,进入展厅布展及精装修阶段,计划2024年6月投入使用。”珲春市城投集团项目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虎豹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学术研究交流基地、生态旅游打卡地和城市新地标,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向世界展示优越生态资源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展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窗口。

  珲春市将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优化项目服务,做好要素保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扎实做好汽车及零部件加工贸易、铜产业、清洁能源、木制品、海产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和潜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持续加强对俄跨境旅游、金融、农业等领域合作,加快构建多业并举、主业突出、优势释放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珲春市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与安全、资源与环境、品牌影响、创新示范等方面着力,以完善交通为手段,以文旅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大型文旅节庆活动为平台,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先后规划建设了春化镇地下森林景区旅游环路、草帽龙泉旅游景点公路、吊水壶旅游区公路、龙山湖景区公路等,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资源有效整合,不断完善交通要道至景区、景区至景区之间的便捷交通服务系统。完成圈河至防川景区公路拓宽改造,开通防川、大荒沟旅游公交专线,完成春化、河山、依力、荒山、松树、西崴子等9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设立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公交站点。改造升级珲春国际客运站,设置交通标识牌78个,建成旅游厕所73个、旅游停车场29个。安装完成243个5G基站,基本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4G信号及宽带村村通,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持续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防川民俗村、防川花海、金沙滩欢乐谷、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红旗国际汽车小镇、哇斯托克梦幻岛、图们江流域民俗文化馆、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丝绸之路渤海古镇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一个又一个文旅标杆项目拔地而起,为珲春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举办三国新年祈福节、东北亚文化旅游美食节、国际东北虎豹文化节、防川边境马拉松赛等节会活动,不断提高特色旅游节庆品牌效益,成功入围“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市”名录,被评为吉林省十大消夏避暑名城之一。“中、俄、朝”三国新年祈福节被评为“吉地吉品”吉林省十佳节庆品牌之一。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