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1/ 29 12:21:55
来源:新华网

吉林:税惠添一笔 绘就丰收图

字体:

金秋,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丰收在“吉”。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最新农情监测数据显示:吉林省秋粮已收获90.7%。分作物看,玉米已收88.5%,水稻已收97.6%,大豆已完成收获,秋粮增产成定局。在全省农业丰收的过程中,吉林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最美“丰”景图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产”与“销”紧密相连,农民钱袋鼓

稻花香里说丰年,德惠的农户已经将成熟的水稻挥镰开收,颗粒归仓。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的德惠,今日农户们依靠“以稻养蟹、以蟹助稻”的综合种植新模式,实现了“一水两养、一地双收”。 “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多150多万元。稻蟹都卖得好啊。” 德惠市岔路口镇长义家庭农场负责人李长义介绍,在拓展销路的同时,针对如何申领发票、开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村民们都有些顾虑。“秋收时候税务人员来到田间地头,就如何领票、不懂流程、不会操作等疑问,一对一解答我们的问题,他们还制作了短视频分享在群里,忘了也不用怕了。” 李长义高兴地说。

吉林省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张远非介绍道:“为帮助农户、农企、农社解决销售问题,全省各级税务系统组建了多支税收助农小分队,在秋收之前就迅速行动起来,抢抓时机,不仅制作了惠农政策清单,还围绕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等内容,组织开展了多场次纳税人学堂、录制好的微课,方便随时随地了解知识。”

日前,刚刚收到一笔15万元苹果梨订单的龙井市勇石校地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老板黄菅洙说:“我们负责开票的都是本地村民,对财税知识、发票开具流程了解不深、不透。我们把操作指南把贴在合作社的电脑桌前,有了这张‘纸’,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由“粗”向“精”摇身一变 产品价更高

当下正值加工玉米的好时候,在吉林省坤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玉米经过粉碎、细化、熟化、挤压成型、烘干等流程,变身玉米面条、玉米糁、代餐粉、杂粮速食粥、早餐片……从初级加工到深度加工,一粒粒玉米变身50多种产品,串起一条“黄金产业链”。

据了解,该公司一直致力于产品的自主研发,主产的辛绿缘和久谷元系列产品,原料均采用黄金玉米带上种植的非转基因玉米,产品绿色、营养、健康,无任何添加剂。公司也采取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投资2500万元自建生产基地,签约300余户农村劳动力生产玉米面条、麻辣烫、米线等产品,产业优势不断扩大。

“近年来,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是实打实的。初步算了一下,享受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省下了近20万元,今年延续实施的小微企业减征政策又省下了1.8万元,极大提振了公司的发展信心。”总经理辛立斌说。

在辽源市,作为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的厚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林树军对享受的税费优惠如数家珍:“除了玉米种植和蛋鸡养殖免税外,我们还享受出口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平均每年的税费优惠大概4000万元,这些资金让我们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信心十足。近期,企业又可以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预计减免税款400多万元。我们要借着政策东风持续抓住市场机遇,让企业走得更高更远。”林树军说。

小产业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乡村致富路。吉林省税务局积极发挥税务部门的主体责任,制定并完善政策享受清单和诉求快速响应反馈清单,企业有需求,税务有呼应,在产业升级的路上,下足“政策料”。

从“内”到“外”拓展市场 吉品更熟知

总投资100亿元、打造全世界单体最大的赖氨酸生产线和谷氨酸钠生产线,年加工玉米200万吨……落户白城的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吉林省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公司财务总监于海岩深有感触:“2017年,公司作为白城第一家总投资100亿元的企业落户吉林白城工业园区。历经多年逐步发展壮大,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极大缓解了流动资金方面的压力,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仅2023年上半年我们公司已享受出口退税1.39亿元,让我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挑战,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

目前,企业生产的赖氨酸出口国家增至77个,今年又投资4亿元建设了年产2万吨黄原胶项目,建设了一条国内先进的黄原胶生产线,企业的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

帮助吉林产品“走出去”,让吉林品牌更响亮。吉林省税务系统创造性提出“1+5+N”重大税费政策一体化落实工作机制,不断加大税收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处理力度,实行政策找人,精准落实应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农产品加工企业释放潜能,扩大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何爽 王一鹏)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 】
阅读下一篇: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9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