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乍暖还寒,珲春市重大项目建设施工现场依然是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发展海洋经济的生动实践如春潮般涌动。
春潮涌动边城珲春的背后是一组让人振奋的数据:1-2月份,预计珲春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0%,招商引资入统项目到位资金增长86%。一季度,预计珲春市GDP增长8%。
“项目为王”投资拉动
记者走进位于东北亚铁路站场内的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只见200余名施工人员正在吊车、履带吊和各类机械的配合下,进行钢结构房梁架的吊装、固定、焊接施工。随着电弧光的阵阵闪烁,一榀榀钢梁固定成功,一排排弧形棚架形成,场面颇为壮观。该项目负责人张皓介绍,总投资4.85亿元的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体工程进度的81.14%,预计6月前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静态储煤能力100万吨,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将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重要的口岸煤炭贸易支点。
珲春市近海街太阳村的延边黄牛集中繁育养殖示范园区项目现场同样繁忙,建设单位负责人赵林桉告诉记者,该项目是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于2022年4月开工,总占地面积约2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8亿元。主要建设综合科研区、生产繁育区、饲料加工区、粪污处理区4个功能区域,共建设牛舍、饲料用房、展览展销中心、牛文化博物馆等38栋建筑。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预计今年9月底竣工。建成后可达到在栏繁育牛500头、子牛1500头、成牛5000头,远期划定500公顷林间草地,散养肉牛7000头,达到年存栏繁育牛2000头、成品牛15000头养殖规模。
近年来,珲春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项目立市、项目强市、项目富民”的发展战略不动摇,精心实施项目建设。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去年,共推进112个重点项目建设,4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开复工,28个项目投入使用。切实强化园区建设,优化产业链,采取叩门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园区招商、线上招商等方式,成功吸纳104户优质企业入驻产业园区,精准对接山东重工、中石油、中石化、一汽集团等13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化与鲁商联盟会、吉林省异地商会联合会交流合作,全年招商引资入统项目到位资金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33.59%。今年,珲春市围绕发展海洋经济,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4个,计划总投资236亿元。在壮大主导产业方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冶炼渣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储配煤基地、拾尚工园二期、海产绿色预制菜加工基地、森林山木业扩建等项目,推动能源矿产、纺织服装、海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等政策,协同支持产业集群建设、创新企业培育、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全力推进建设清洁能源转储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海洋经济功能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扶持光电子、功能食品、清洁能源、整车(二手车)出口等产业发展壮大。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依托东北亚光电产业园、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园等平台开展项目招引,积极深入企业现场调研,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确保企业顺利落户、建成投产。
一季度重点围绕24个春季集中开工项目列清单、建台账,推动项目前期手续快速办结,3月底将全面开复工。全州春季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将在珲春市举行。力争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开门红”。
记者走进位于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的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作台上,全副武装的工人们正在将烹制好的鱿鱼计量称重、分装成盒;流水线上,工人们则在将机器打包好的鱿鱼条检验装箱;另一个分装台上,工人们正将炸制调味好的辣焖明太鱼计量包装。整个车间内外萦绕着海鲜的香味。该公司综合部经理李晶告诉记者,“老姬海产”是一家以冷冻海产品、肉类加工、储运为主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冷冻鱿鱼、鳕鱼、鲽鱼、牛肉、海产预制菜品等20余个品种,远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冷冻制品4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兴,则经济兴。
依托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珲春市积极调整资源供给结构,重点发展能源电力、煤炭开采、油气储备加工等产业,加快推动珲春矿业集团公司等能源矿产产业集群发展。依托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发展了一批水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水产品加工产业提质增效、集群发展。目前,珲春市拥有兴阳水产、老姬海产、东鹏水产、东海通达、禾合经贸等120家水产品贸易加工企业。珲春市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围绕手机镜头线圈、音圈马达、网络变压器研发制造等,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珲春市建成了互市贸易落地加工园区、光电产业园区、海洋科技孵化园区、功能食品加工园区,培育了一大批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9户,占全州的23%;2022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州的30%。其中,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实现产值97亿元。一季度全市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5亿元,同比增长5%。
记者走进珲春海洋示范区海产绿色预制菜加工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只见加工车间、综合楼、宿舍楼、制冷机房等主要建筑初具雏形。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打磨地面、安装吊棚、组装设备;宿舍楼附近,钩机正在清理土方……项目负责人朱海涛告诉记者,春节刚过,施工人员便陆续进场复工,目前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92%。珲春海洋示范区海产绿色预制菜加工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项目建成后生产海产绿色预制菜,提高“珲字号”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珲春作为全国首批13个、吉林省唯一的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利用互市进口商品零关税零增值税政策,可达到边民致富、企业降成本、地方政府有5%—7%税收的效果。为了将互贸落地加工这一兴边富民政策迅速落地,做大做强,珲春市以专项债券资金为引导资金,谋划包装了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基地项目,承接加工企业,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正在加快建设的珲春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园项目,占地6.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8栋落地加工标准化厂房,以及配套的仓储冷库、办公楼、宿舍食堂等。目前,8栋厂房已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通过发展落地加工,打造东北亚资源储运、转销、加工集散地。
在通往珲春市的国道和高速公路上,记者看到一辆辆崭新的重型翻斗车首尾相接地驶向珲春综合保税区,在那里集结后将陆续经珲春陆路口岸出口俄罗斯。
珲春市抓住口岸众多的优势,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季度,预计完成跨境电商贸易额6.5亿元、增长41%;出口整车3000辆、增长852.4%,其中,域内企业实现整车出口贸易额8亿元、增长12倍;完成互贸进口额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2%,口岸过货量增长17%。
珲春市将拓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启动实施四大口岸新一轮扩能改造项目,新建珲春口岸联检楼、铁路口岸H986查验设施等项目,积极开展内贸外运和内外贸同船合作,今年力争口岸过货量突破500万吨。加快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持续拓展综保区综合服务和查验平台功能,做大做强“1210”保税出口、“9710”跨境电商业务,稳步推进超低温冷库、保税物流分拣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综保区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0亿元。充分释放互贸落地加工政策红利,突出抓好互贸一期至五期落地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深入挖掘、扩充入驻企业数量,争取互市贸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落地加工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依托市场采购贸易、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RCEP”等政策和对朝口岸重启契机,全面提升对俄层级,积极拓展对朝、日、韩贸易,全方位对接义乌自贸区,扩大煤炭、海产品、清洁能源等商品进口规模,增加车辆、小商品、轻工制品及地产商品出口份额,鼓励吸纳中小微外贸企业入市,积极培育工贸一体化发展链条,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珲春市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能力,着力打造更加优良、更高水平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参与开发建设。深入落实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机制,为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要素保障等环节保驾护航。重点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行政效能低下等问题。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方便民众、热情服务的观念,鼓励机关单位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行动,着重提高机关干部服务群众、依法行政的能力,营造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
项目建设落地有声,对外开放捷报频传。乘着全国两会的东风,珲春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海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肖玉敏 相恒波 沈燕 金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