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 建设现代农业城,长春开“粮”方
时间: 2023-03-18 11:43:44      来源: 新华网
分享本页至手机

  写在前面——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启新程,新笔著新篇,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华丽起航!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铺展万千气象的壮美画卷,更须奋斗与实践。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长春市委网信办与新华网吉林频道联合推出“长春高质量发展开新局”栏目,聚焦“六城联动”“十大工程”“四个服务”,全面展示长春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的积极作为。蓝图美、方向定、路径清、信心足,长春甩开膀子加油干!

  新华网长春3月18日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提起长春,农业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中,长春独占3席。

  在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中,建设现代农业城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需要。

  按照《现代农业城发展规划》,到2025年,长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禽总量达到4.9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九台区现代农业稳产增收。 新华网发

  ■藏粮于地——

  “有劲儿”的土地更能端牢“饭碗”

  去年十月,行走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玉米棒子大,粒多还成实,又是个丰收年!”陈家店村合作社社长陈忠国说。

  陈家店村是吉林省设立的3个万亩级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基地之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近年来,陈家店村推行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秋收后将秸秆覆盖还田,相当于给黑土地盖了一层被子。第二年春耕时,在黑土地上直接播种,减少风蚀的同时,让黑土地更“有劲儿”了,粮食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虽然岁数大了,但为了保护黑土多打粮,大家都干劲十足。”陈家店村年过六旬的村民董贵文称。

  保护黑土地,提升粮食产能,陈家店村的发展只是长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长春,拥有黑土耕地面积 2597.76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4.88%。长春市用全国近1.4%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8%的粮食。

  坚持“藏粮于地”,责任重大。长春市将资金、技术、人才向黑土地聚集,构建“建设—利用—保护”的大保护格局,破解黑土地上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粮食增产的“两难”问题。2022年,长春市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7.39万亩,超过任务指标40.69万亩,同比增加103.7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48.5亿斤,肉牛发展到145万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06.9亿元。粮食生产“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藏粮于技——

  科技“外挂”助推现代农业城建设加速

  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一块农田上空,无人机挂载着一台小型设备绕着田地飞行,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壤肥力数据地图就出现在显示屏上。这台机载设备被称作黑土地信息无人机载高光谱感知设备。

  “这些航天航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如今用在黑土地保护上。”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精准农林创新室科研带头人谭鑫说,借助高精度探测功能的仪器,土壤肥力、作物营养状态等信息实时掌握,监测效率大幅提升。这个高科技设备对生产很有帮助。

  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在长春市榆树农业科技示范园里集中推广品种繁育、化肥减量、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把园区做成高新农业科研及科普示范中心、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年接待参观农民5万人以上。

  同样,藏粮于技的理念深植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沃土。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应用了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技术,既减少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前村里耕地地块分散,大型农机无法投入作业,传统模式的耕种方式导致产量上不来。现在一眼望去,整个稻田都看不到尽头,播种、秋收等全程都是机械化,查苗情只需瞅一下‘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大屏幕即可。”龙嘉街道文广旅科科长孙思亮说。

  标准化农田、智慧农业以及先进的农机和种植养殖技术已经在长春生根发芽,科技赋农扎扎实实地为推进现代农业城建设加油助力。

在农安县东白鸰村,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摄

  ■藏粮于种——

  攥紧粮食增产“金钥匙”产量上台阶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粮大户王阳将粮食增产的目光瞄到良种上,并切实尝到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带来的甜头。2022年刚入冬,公主岭朝阳坡镇孔家村村民王阳,就开始为春耕做起准备。

  “2022年收成160多万斤玉米,这次继续种苞米,600亩地需要2000多斤种子。”王阳说,2022年他试种了新品种,棒大、秆硬、不倒、籽粒成,增产增收,2023年他要全部使用新品种。

  王阳说的玉米新品种,都是落户在公主岭市的种子企业培育出来的。在公主岭市,总投资4.5亿元的鸿翔种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是一个大型、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了4条国际领先的果穗烘干线,两座全数控种子加工厂,年加工种子可达1亿斤以上。

  种业是粮食之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作为玉米、水稻等种子的重要研发基地,公主岭市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年生产经营种子接近8000万公斤。长春市以公主岭种子产业为基础,以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为核心,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百万亩玉米种子繁育基地,推动中国农科院、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落地,建立种子研发中心、科研实验站等育种基地,正在打造集育种、制种、加工及销售的“国际种业硅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农业强市发展目标,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城建设。全市上下正在锚定这个目标,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稳稳扛在肩上、牢牢抓在手上,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推动现代农业城建设实现新的突破。(蒋民)

责任编辑: 黄维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4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