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打造生态河湖 擦亮生态名片
时间: 2023-01-28 09:18:01      来源: 吉林日报
分享本页至手机

四平市西湖湿地 (资料图片)

  一碧百顷的西湖湿地融进水天一色,奔流不息的东辽河水迎来生态蝶变。

  2022年以来,四平市深入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细化实化系列举措,通过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管控水岸线、推进水工程,加快推进“治河”战略,全力夯实“生态”底蕴,率先展开“绿底”长卷。

  从“四级共管”到“三源同治”,从“智慧治河”到“绿水长廊”,四平市将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作为提升四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擎,推动全域各类水体达到Ⅳ类以上,实现全市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80%。如今,四平大地一条条河流变得更加清澈、一个个湖泊碧波荡漾,生态河湖成为幸福四平的“亮丽名片”。

  “就水治水”向“系统治水”转变

  2022年以来,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市级总河长身份带头巡河巡湖,多次深入到重点河湖开展调研督导。7名市级河长切实扛起河湖长政治责任,深入河湖现场,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各县(市、区)总河长守水有责,“一把手”挂帅出征,层层织密河长责任网。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围绕“巡、盯、管、督”重要环节狠抓落实,推动河湖生态持续向好,实现从“就水治水”向“系统治水”转变。

  铺就责任网,筑牢生态墙。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不断督导各地,以独立河流为单位分级分段实行河长制,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全覆盖,做到了从“建体系”向“建措施”转变,从“见河长”向“见行动”转变,从全面建立河长制向统筹河湖保护管理转变,构筑起河湖管理保护崭新格局。

  常态化清理“四乱”,河湖水质稳定达标。2022年至今,四平市以清理整治“四乱”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各县(市、区)、各河长制成员单位闻讯而动,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有人管、管得好”。市河长办、两办督查室组成联合暗访组暗访督查,将“清四乱”“清河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使河湖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进河流水质实现稳定达标。

  “三源同治”开启智慧治河新模式

  为从源头上遏制水污染,四平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治河治污、治污寻源,以大大小小的环境治理项目为支撑,发力“三源同治”,倾力控源截污,实现“点源”治理逐个落实,“内源”治理消除病灶,“面源”治理全面推进,退耕还河同步跟进。

  四平市在加快“三源同治”的同时,也在加速推进智慧河湖管护系统全域覆盖。其中,四平市铁西区“天眼+地网”智慧护河新模式,实现了域内6条主要河流84.87公里流域面积的智能监测全覆盖,并成为省内首例实现智能河流监测全覆盖的“治河”样板。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群共治的治水网络,为河湖管护找到新突破。在四平市水利局的积极推动下,四平市各县市区积极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推进智慧河湖建设,通过数字引领精心打造的智慧治河新模式正在陆续上线,悄然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绿水长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绿水长廊项目建设是四平市河湖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四平市拟建设绿水长廊项目65个,建设总长度为644.7公里,总投资为43亿元。

  绿水长廊项目建设开展以来,四平市务实重行,开拓进取,以河湖面貌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目标,以机制创新、模式探索为重点,按下“加速键”。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水利领域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工作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由夏至冬,湖边河畔,一波又一波的施工队伍和工程车辆,顶着烈日,迎着寒风,忙碌穿梭,铁臂挥舞之间,石条嵌入河堤,排排树木向远,“绿水长廊”悄起,“生态屏障”重现。

  两年来,四平市各地建设绿水长廊的热情不减,投资已经达到15.8亿元,完成建设长度269.53公里。2023年,四平市计划建设绿水长廊项目32个,估算总投资7.94亿元,计划建设长度193.71公里。

  生态布局为河湖注入新活力

  如今的四平,河湖生态环境获得极大改善。南条子河、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立足生态环保,推动多元文化和科技创新有效衔接,实现了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蓄纳洪水、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目标,极大改善了沿河两岸环境,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了防洪安全能力。

  实现土地净收益稳增长。该项目增加了203公顷绿地面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机会,还为四平市生态旅游注入一股清流。同时,激活河道周边可利用建设用地835公顷,有效改善了区域经济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两岸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提供了更好的生态保障。

  文化旅游产业乘势而起。基于生态禀赋,绿水长廊建设推动河湖生态持续向好,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水至绿生,万木并秀,四平的脉脉清流被织成一条蜿蜒的绿水长廊,连成一条特色的水文化旅游带,变成了八方游客“打卡”的热门地。

  用水文化修复水生态,用绿水长廊迎回碧水清波,青山为屏,绿水为带,不断释放的生态红利,为四平注入新动力、铺上新底色、带来新机遇。

责任编辑: 黄维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