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还田 变废为宝——桦甸市改革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时间: 2023-01-08 09:38:36      来源: 吉林日报
分享本页至手机

  近日,中国改革网发布“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桦甸市“创建‘淤泥还田’绿色发展新模式”案例成功入选,是全国唯一水生态与黑土地保护有机融合的案例。

  近年来,桦甸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水库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作中,创建了“淤泥还田”模式,即将水库淤泥干化,用于水毁土地回填平整、低洼劣质耕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这一做法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实现了除隐患、保生态、肥耕地、惠民生的多重效益。

  水库治理出现新问题 淤泥该往何处去

  桦甸市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7座,基本建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加上长年水土流失,形成大量淤泥沉积。2019年,桦甸市启动实施生态修复、清淤扩容和生态防护三项工程。截至去年11月底,前两项工程已全面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清出淤泥450万立方米,水库拦蓄洪能力大幅提升。然而,从水库清理出的淤泥占用了库区周边大量土地,影响水库环境,“淤泥该往何处去”成为桦甸市委、市政府面临的新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桦甸市明确了“生态优先、综合利用、全量处置”的工作思路,通过干化还田处置库区堆积淤泥。他们为此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淤泥处置工作推进组,全面展开对“淤泥还田”模式的探索。

  “一测、二试、三推” 让淤泥反哺农田

  “淤泥还田”的核心,是解决淤泥稳定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桦甸市秉持“防止二次污染,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将“淤泥还田”分为“测、试、推”三个步骤进行。“测”,即开展淤泥有害物检测。经桦甸市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库区堆积的淤泥全部符合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且含有有机质和氮、磷等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提升耕地肥力。“试”,即进行“淤泥还田”试验。各乡镇动员部分农户先行先试,即把干化后的淤泥撒在各家田地里,农业农村部门定期跟踪,观察试验地块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检测结果显示,撒过淤泥的试验田生长的稻谷与普通农田生长的稻谷在金属含量上无明显差异,证明了“淤泥还田”的可行性。“推”,即因地制宜,合理推广。桦甸市印发《关于推广“淤泥还田”模式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将经过检测的淤泥优先用于水毁土地回填平整、低洼劣质耕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同时,农技人员现身说法,鼓励水库周边村民就地取材,有效减少政府运费支出。2022年,该市用淤泥还田的地块有560多公顷,各地块农作物长势良好,实现丰收。

  晒出“三本账” “淤泥还田”一举多得

  桦甸市创建的“淤泥还田”模式,使水库淤泥成为优质的“二次资源”,其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也逐步显现。在“生态账”上,提升了水土环境质量。一方面,“淤泥还田”可以全量处置堆积淤泥,实现水库有效扩容,增加蓄水量,改善水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用淤泥覆盖地块,还解决了土壤贫瘠退化问题,有效保护黑土地资源。在“经济账”上,加速了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桦郊乡副乡长吴祥表示,这种绿色发展模式为合理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条件,增加了渔业养殖户的收入;水库周边环境好了,也激发群众开发生态农庄、休闲垂钓、“农家乐”等项目的积极性,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在“民生账”上,鼓了农民的钱包。耕地里覆盖干化后的淤泥,能使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在生长末期依旧保持“青枝腊秆”的旺盛生长状态,大幅提高产量。秋收后,种粮大户许瑞忠和张宝全算了一笔账:淤泥田亩产玉米880公斤,仅施化肥8公斤,而未撒淤泥的对照田每亩仅产760公斤,施化肥40公斤,两相比较,淤泥田亩约增收312元。

责任编辑: 赵石乐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4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