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长春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长春市朝阳区:加快建设充满时代魅力的现代化长春首善之区
时间: 2022-12-29 15:32:16      来源: 新华网
分享本页至手机

  开栏语: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谋发展;时节如流,振兴突破结硕果。又到一年早行时,长春市即将迎来“两会时间”。

  汇众流成江海,聚垒土筑山峦。在“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看长春”的新征程上,各县市区的奋斗历程和喜人成就构成了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的重要“元素”和活跃“因子”。长春市开启“两会时间”前,各县市区也先后进入各自的“两会时间”。

  随着各县市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我们看到了团结奋斗、矢志发展、逆势图强、自我超越,一项项攻坚克难破局之举,一项项温暖人心惠民政策,一组组令人欣慰的发展数据,一份份硕果累累的耀眼成绩单……2022年即将过去,2023年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新时代、新伟业、新作为,长春市及各县市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省里决策部署,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春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

  肩负“振兴”使命,扛起“发展”之责,走好“赶考”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长春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贡献长春力量。新华网吉林频道自即日起推出专栏【写在长春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爱上长春!

  12月17日,长春市朝阳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区长许军代表区政府作《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全面总结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充满时代魅力的现代化长春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许军指出,2022年在长春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疫情防控成效明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基础更加夯实、城乡环境宜居宜业、人民福祉持续改善等五个方面。

  纵览《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喜人成绩跃然而出,2022年,长春市朝阳区获得多个全市城区第一名和全市领先排名及多项荣誉……

长春市朝阳区在强化“产业兴区,服务业强区”中砥砺前行

  聚焦产业促提升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年来,长春市朝阳区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以赴实现“止跌、回升、增长”目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城区领先水平。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抢时间、补损失,工业产值在城区中率先转正。华涛汽车塑料饰件等4个项目成功入选吉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库,享受省级政策资金支持。富晟安创等2户企业获得省级绿色制造体系企业称号。全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20户、市级34户,创历年新高。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完成713亿元,同比增长3%,有望成为全市城区第一名。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成功引进巴黎世家、米其林卢布松餐厅等一批知名品牌,新增东北首店、创新概念店45户。全省“点亮夜经济”主题活动在朝阳区启幕,倾力打造4个特色街区和6个烟火夜市,“夜朝阳”燃爆春城。积极承接市级购房、汽车和家电消费券,区本级再投入300万元,创新策划“乐购朝阳·幸运抽奖”主题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各类促销活动500余场,预计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00亿元。

“这有山”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商贸服务业提质扩容。欧亚购物中心、东北黄金集散中心一期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营。美的东北总部、南山集团区域总部、中铁二十一局产业园等一批总部企业落位,全区纳税亿元以上楼宇5个。桂林商圈获评吉林省特色街区,成为首批命名的2个特色街区之一。桂林胡同美食街获评省级示范步行街。“这有山”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欧亚卖场等11户企业获评“吉林省优秀服务业企业”。重庆街道光明社区等5个社区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预计规上重点服务业核算收入同比增长5%。

  集聚动力谋发展 经济基础更加夯实

  市场主体稳定增长。在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为12085个市场主体减税退税超40.5亿元,发放水电和房租补贴4万余户次、1900余万元,努力以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市场主体净增2.1万户,总量超14万户。加快实施“四转”培育工程,新增个转企264户、“四上”企业30户以上,计划上市企业4户。获评长春市卓越贡献企业家4人、长春市优秀企业家3人。

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经济开发区的长春市轩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加紧生产

  项目建设持续加快。雅虎汽车座椅骨架总成项目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华翔产能提升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56个重点项目全部如期开复工,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5亿元。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洽谈项目95个,签约项目32个,落位项目45个,预计全年引进内资182.1亿元,同比增长26%。

  科技创新扎实推进。“智汇朝阳”科创联盟正式成立,转移转化科技成果65项,交易额达6000余万元。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科创贷”“技术贷”产品,累计为37户中小微科技企业贷款9800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8户、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户。发明专利增加9086件,增长三倍以上,城区排名第一。万众创业工场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中改双创科技园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业光电荣获全市“自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名。永春镇食用菌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支持建设项目。罡恒电子与吉大联合获得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大赛铜奖。首创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舱,壮大发展信息产业,科技信息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00亿元。

  城乡环境宜居宜业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涉及42个小区、972栋楼宇的旧改工程全面完工,66处二次供水社会泵站开始改造。存在十余年之久的快速路下桥口征收难题成功化解,23个重点征收项目按时序推进。全面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小修道路152条,清除不合理停车泊位5166个,创新启用共享停车场2处,重要节点路段通行效率明显改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建成使用,年回收建筑垃圾7.8万吨。全面取缔8家户外马路市场,城市管理水平保持全市领先。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秀辉米业年产量突破1.6万吨,德泰饲料成功进入全省千万头肉牛养殖项目供应体系,带动农户共同增收。投入314万元,引入水田打浆设备,逐步实现秸秆全量还田,每亩收益率提升10%以上。开展“三资”清查,清收集体资源60.7公顷,有效盘活集体资产。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投资50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乐山镇区综合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改建农村户厕1746座,绿化美化村庄沿线16.9公里,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九有六无”示范村2个。扎实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辛屯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进度;投入500万元,全域实现秸秆打包离田。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推进“一厂一策”提质增效工程,完成了94个小区及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累计新建、翻建各类排水管网57公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纵深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划定城镇开发边界77.49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7995公顷、生态保护红线99.57公顷;完成长乐公路一级保护区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清理河道20.9平方公里,绿化造林300亩,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实现河湖更清、城乡更绿、农田更广。

  凝心聚力惠民生 人民福祉再改善

  朝阳区预计全年民生支出2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3%,完成民生实事53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民广场“假山叠水”景观,是市区内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民生保障温暖人心。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全年预计为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各类救助金超1.1亿元。建立15支社区慈善基金,开展慈善项目13个,惠及群众6000多人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运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个,新建社区敬老餐厅2处,覆盖老人超3万人,天宝社区、自由大路社区获评“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区养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功举办首届朝阳区“拥军惠民”购物节。红旗街道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德昌社区等8个社区被评为长春市幸福社区。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2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9%,高出国家标准8.9个百分点。“双减”工作在全省教研会议上分享经验,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深化与省市医院全方位合作,新建2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连续四年全市排名第一。新建健身路径12处、笼式多功能运动场2处,群众生活内涵不断丰富。朝阳区荣获“2021-2023年度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2023年 朝阳区打算这样干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作为“首善之区”,朝阳区肩负着都市经济发展“领头雁”的重大使命,明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工作确保在全市走在前、做表率。

  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锚定高质量发展之区

  加快“新兴消费城”建设。培育发展商圈经济、首店经济、夜经济、电商经济、小店经济“五个经济”消费体系,构建多元化消费新格局。推动重庆商圈改造,焕发往日生机,组织“美食节”“小吃节”“旧货节”等系列活动,擦亮“消费在朝阳”的城市名片。引导欧亚卖场、卓展等传统商场开展“一店一策”升级改造,计划引进各类首店20家以上,以新的消费体验、新的消费场景带动新的消费热潮。创建“惠购两天半”“这有山·不夜城”等特色载体,策划服装秀、灯光艺术节等夜间活动,打造“夜朝阳”特色消费品牌。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完整的直播电商供应链。利用好国家便民生活圈试点的有利契机,建设10个特色消费集聚区,提升社区商业品质,努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加快“国际汽车城”建设。积极对接奥迪PPE、一汽新能源项目,推动域内企业争取更多配套份额,尽快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计划引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项目3个,为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进富晟安创、昱拓汽车、诺德电子等项目投产达效,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汽车产业创新驱动,实施“专精特新”“双十”计划,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至少达10户,力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零”突破,推动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迭代升级。持续开展百户规上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期,规上工业企业达100户,产值突破千亿级大关。

  加快“科技创新城”建设。打造“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全年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户以上。计划培育省市企业研发中心2个以上。支持应化所材料研发验证平台、空间目标光电探测技术与应用实验室等项目,努力创造“从0到1”的原创成果,全力推进“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完善“揭榜挂帅”项目组织管理模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新增创新平台2家。

政务中心

  建设活力迸发魅力之区

  抓牢招商引资。围绕环渤海、长三角等区域,依托推介会、校友会等媒介平台,高频次开展赴外招商活动,招引一批符合产业定位、有扩张意愿、有投资布局的“大强”企业。坚持招商引资与扶持本土企业并重,力争全年落地项目30个,内资和外资分别增长15%、5%。

  抓实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

  抓细营商环境。为企业家站台、撑腰、鼓劲,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预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以上。

  打造定位明确繁荣之区

  围绕主城区,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支持现有48栋楼宇改造升级服务环境,成立楼宇发展联盟,以产业驱动为导向,打造金融、税务、文创等高端服务贸易园区,培育税收超千万楼宇6栋、亿元以上楼宇2栋。

  围绕开发区,打造新型工业集聚区。启动卓越大街、俊达路、腾达路等7条街路的绿化彩化工程,为工业区增添城市“绿脉”。清理“僵尸企业”“僵尸项目”,盘活低效用地,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计划新引进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2个,奋力打造产业聚集新高地。

  围绕永春乐山区域,打造绿色发展集聚区。加快完成乐山镇全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和12个村屯空间规划,实施文化旅游、温泉康养等高端服务业培育工程,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拓展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格局。

  发展和谐宜居美丽之区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6个棚户区、13个小区以及140处二次供水泵站的改造工程;新建口袋公园5个以上;打造独具特色、精品宜居的5街2巷,彰显首善城区新形象、新品质。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实施2023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蟹稻米”等农村特色产品生产销售,改造老旧路18.3公里,提升村屯道路品质,全力推动长岭子村、辛屯村、长兴村等安全饮水设施改造,确保群众用水无忧。

幸福餐厅

  共享服务完善幸福之区

  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计划投资1935万元,完成13所学校信息化项目提质工程;计划新加入学校2-3所,探索创新“小初一体化”联盟模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开展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消夏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冰雪节等节庆活动;扎实推进扫码阅读活动,打造24小时电子化阅读智能空间,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健康朝阳行动。力争改造社区医院2家以上,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和常住人口的签约覆盖率要分别达到80%和45%以上,满意度达到80%。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000个,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打造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个以上。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个、“敬老餐厅”11家以上,更多更好普惠老年群体。

  守护安居乐业平安之区

  筑牢疫情防控底线。2022年,朝阳区6000余名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冲锋一线,4000余名志愿者投身“战场”,完成了165轮核酸筛查、约9万人次的协查排查,以及近2万人次的转运隔离等工作。2023年要因时因势持续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问题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筑牢风险防范底线。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持续化解金融积案;源头治理各领域欠薪问题,完成“零拖欠”目标,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筑牢社会稳定底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吸附、妥善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诈骗、盗抢骗、黄赌毒等锋芒性犯罪,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朝阳。(思佳)

责任编辑: 黄维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3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