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珲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将残疾人事业优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先纳入党委政府决策重点,不断强化残疾人事业保障机制,坚持用政策为残疾人办实事,用项目为残疾人做好事,用智慧为残疾人解难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年以来,珲春市通过实施辅助器具适配、重大疾病康复医疗救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重点项目,累计为9586人次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95%,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康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干预率等均实现大幅上升。
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推进残疾人学前教育、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465名残疾人及子女得到教育助学救助。动员组织400多名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新增就业148人。通过建设扶贫就业基地,制定落实产业扶持、个体扶持等举措,扶持348户残疾人发展产业项目,助力残疾人增收致富。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和专项招聘会等活动,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新增残疾人就业714人。
珲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在实施城乡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居家托养、无障碍改造等工作中,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现重度残疾人“全纳入、广覆盖”,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市8295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3825名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同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廉租房、公租房保障范围,分期分批对402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和54个村级残疾人服务场所实施无障碍改造,为102名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员提供居家(机构)托养服务,44名残疾人得到康复医疗大病救助,100名困难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残疾评定补贴。
“感谢珲春市残联开展的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让我重拾信心,勇敢面对生活。我要怀着感恩之心,快乐、阳光地生活。”河南街道居民钟杨是一名多重一级残疾人,靠低保维持生活。通过参与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他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主动学习使用网络,今年还被选送到州里学习视频剪辑,现在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近年来,珲春市坚持“残健共融”工作理念,依托助残日、残疾人专门协会,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动员组织110户残疾人家庭参与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不断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促进残疾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珲春市不断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壮大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目前,珲春市残联共有干部职工22人,在全市13个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残联理事长和公益性专职委员,152个村(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现基层残疾人组织全覆盖。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维权”职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团结、教育、帮助残疾人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作用凸显。同时,市残联在规范程序、严格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工作流程,为残疾人提供贴心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换发残疾人证9400余本,为残疾人及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了依据。
珲春市将继续以“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重点,常抓不懈强基础、持之以恒促改革,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