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长庆、王晓林、周立权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首,历来被视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
长白山,中国人参的核心产区,具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采挖史和450多年的人参人工栽培史。白山市所辖的抚松县和靖宇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和“中国西洋参之乡”,是全球最大的人参集散地,世界人参市场的“晴雨表”,素有“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白山”的美誉。
9月的吉林,正值人参开始大量上市的时节。由民革中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政协共同主办的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共1100余人参会,共谋长白山人参的发展之路。
一产提质、二产精深、三产融合、科技支撑、结构优化……在此次高规格举办的人参大会上,能明显感到长白山人参产业的新变化。人参产量占全国60%、全世界40%的吉林不再仅仅依靠数量驱动,更在通过动力变革把资源优势培育成经济优势,全链条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互动,努力把人参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专业服务为人参种植提质
改革开放后,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的人参种植放开,长白山区参农“遍地开花”,人参品质难以保证。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尹春梅表示,人参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很多,如果参农为了产量“重治不重防”,不合理使用农药,将严重降低人参质量,在源头上影响人参产业发展。
为此,吉林省以白山市抚松县为中枢,于2016年组建了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可以为种植主体量身制定全程种植方案,并提供相关技术及配套物资,能够在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方面改良人参生长环境,并根据人参生长情况,使用其在国家推动完成登记的41种高效低残留农药,提高人参抗性和品质。
位于抚松的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受访者供图)
参农朱华英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种植了十几年人参,头几年一直采用老办法,寄希望于增加种植密度和农药使用量实现增产,但产出的人参单产低、农残高,抽检基本不合格。
“通过对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基地的观察,我发现它的种植技术很科学,自己根本做不到,于是选择加入联盟,依靠它的服务,现在不仅单产能够达到之前的3倍,而且产出的全部是低农残人参。”朱华英说。
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秘书长徐怀友表示,单个参户往往不能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产出的人参农残高、品质差,无法实现优质优价,联盟帮助成员通过解决植保问题,在提高人参品质的同时增加产量,让广大种植主体获得更高收益,促进人参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
目前,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服务于吉林省80%的参农,带动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超过1.25万公顷,2021年基地人参抽检合格率达96%。同时,联盟逐步为种植基地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人参种植全程信息可溯源。
9月20日,万良人参市场内的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销售专区。(记者王晓林 摄)
“我们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人参产业正本清源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吉林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张志财说,“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建立了一批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行测土种参,变粗放的种植模式为标准化种植模式,每平方米单产由0.8公斤提高到2公斤,优质率超过75%。
吉林省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重点实施人参种业振兴和品质提升“两大工程”,对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补;通过抓“长白山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联盟建设,稳定人参种植规模,系统提升人参产品品质,2025年鲜参优质率达到85%以上。
精深加工为人参产业增值
以品质为基础,吉林长白山人参逐渐改变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的销售模式,在人参被批准成为新资源食品的10年来,伴随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和大众消费逐步升级,其应用和消费领域不断拓展,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产品“七十二变”,以新形态打入消费市场,步入产业发展新天地。
在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期举办的人参博览会上,展出的不仅有洗烘晒等初加工人参产品,更多的是人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深加工和大众消费产品。
9月19日,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期举办的人参博览会上,人参产品琳琅满目。(记者王晓林 摄)
抚松县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以精深加工人参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出以人参花为原料,具有辅助抗肿瘤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性保健食品人参滴丸和胶囊,大大提高了人参附加值。
在集安,益盛药业公司不仅研发出“振源胶囊”“心悦胶囊”等人参类药物,还以红参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膏剂、饮料、冲剂,以及以人参为核心成分的功能性化妆品。“只把人参当成农产品去销售是无法扩大规模的,因为消费者不了解如何使用,只有通过精深加工把人参变成便于百姓使用的产品,人参产业才能做大做强。”董事长张益胜说,目前公司通过对人参根、茎、叶、花、果实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已开发出90款食品、500余款化妆品。
精深加工的背后离不开科技支撑,吉林省坚持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研究方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到中试转化较为完整的人参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均成立从事人参研究的专业团队。抚松县政府与吉大联合共建的吉林大学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研发出人参皂苷、人参多肽和人参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吉林大学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的人体肠道模拟系统实验设备。(记者王晓林 摄)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吉林省人参原料的精深加工转化率由8%上升到21.3%,精深加工产值由91.3亿元上升到160.7亿元,占人参加工产值的59%,较“十二五”末期增长26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已开发生产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实现了人参的全株开发利用。尽管从2015年到2021年,全省人参种植面积减少22.3%,但得益于精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人参产业综合产值增长30.3%,达到600亿元。
参加人参大会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之大众保健理念的更新和提升,市场对健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参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扶正固本、大补元气等方面的功效逐步得到认同,国内外人参制品市场需求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前景十分广阔。未来人参产业的发展定位是要将其整体纳入大健康产业,进一步发挥“药食同源”的优势,开发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消费习惯的人参食品,并且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全链增值。
提升服务为人参消费赋能
走进抚松万良人参市场的鲜参交易大厅,只见一片繁忙景象,各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功效的人参,将1.68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变成一望无边的“参海”。目前,万良人参市场交易旺季每日上市交易人数近2.5万人次,年均交易量4万吨,年交易额200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地。
9月的万良人参市场。(受访者供图)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参交易平台,作为国家级专业人参交易市场的万良人参市场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功能区改造、运营管理、综合服务、产销衔接和平台整合6大优化提升工程,不断完善鲜参交易、干参交易、人参拍卖交易、人参生产资料、参籽交易和仓储物流等6个功能区,市场集散功能由传统的人流带物流模式向信息流带物流方式转变。
万良人参市场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万良人参市场销售的园参每批都有检测报告,阻止农残超标的人参进入市场,每棵野山参也都有第三方权威监督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客商不用担心买到残次伪劣产品。
近几年,吉林长白山人参开始借助电商拓展市场,产品销售模式由实体店销售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发展。万良人参市场中的绝大部分商户都会面对手机推销自家产品,为服务直播等电商业态,市场内建起光缆专线,免费为客商提供全覆盖的5G网络,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渠道从业人员达到1300余人。万良镇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镇”,成为吉林省第一个“淘宝镇”。
万良人参市场内电商直播的商户。(记者王晓林 摄)
人参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流通领域,更在文旅融合上注入新动能。作为吉林省的两张“名片”,长白山人参与长白山旅游的有机结合正成为趋势。
在柳河县云岭野山参风景旅游区,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仅护育林地中自然生长的林下参,还以野山参为特色开发旅游,游客既能在野山参博物馆中了解人参文化,又能在“参把头”的带领下体验采参乐趣,还能品尝人参盛宴……公司总经理曾宪清表示,长白山人参要依靠文旅融合实现发展,游客通过长白山森林旅游可以体验、了解人参文化,提高对人参的认知度,带动相关产品消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采参习俗宣传图片。(记者王晓林 摄)
吉林省计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按照全链条开发模式,进一步稳定一产种植规模,着力提升二产加工能力,加快完善三产服务功能,推动全省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在“十四五”规划中,吉林人参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800亿元,二、三产业占比提升到50%和43%。
近日,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共同下发《关于支持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述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吉林人参产业发展潜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长白山人参的优势得天独厚,加上“政策红利”,完全能够成为中医药产业乃至民族产业的重要代表,也将成为吉林省有特色、有潜力的富民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