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变革撬开人参市场空间 吉林努力打造千亿优势产业
时间: 2022-09-14 15:42:0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享本页至手机

  编者按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人参在“药”“食”等方面的价值备受世人称颂。《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我国人参主产区吉林省调研了解到,在我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药学对人参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人参进入食品的良好机遇,吉林省正通过精深加工、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撬开人参庞大消费市场,打造千亿元级优势产业。

  人参在我国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的10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和大众消费逐步升级,其应用和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人参主产区吉林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商贸、文旅“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努力将人参打造成产值千亿元的优势产业。

  “百草之王”独特功效贯穿古今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被誉为“百草之王”,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应用历史,因其极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备受推崇。

  吉林两位参农在查看人参长势。新华社记者 周长庆 摄

  吉林人参文化专家、通化师范学院孙文采教授研究发现,商代人就已经食用人参,“参”字出现在青铜食器“盉”上,且“参”字应为象形字。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典籍、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能“治男妇一切虚症”。民间甚至把人参当作可以续命的“神药”。

  2020年版的《中国药典》也明确人参能够“大补元气”。人参出现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诊疗方案的药方中,被广泛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介绍,在武汉疫情时一些出现血氧饱和度低、气喘、憋闷的重症患者,服用“独参汤”几天后血氧饱和度往往就稳定了,继续服用几天保持稳定后就可以摘掉呼吸机,人参的补气功效起到了救命的作用。2020年2月,工信部将人参饮片列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医疗应急)清单中。

  随着现代药学对人参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理作用更加明确,作用机制被不断阐明,人参创新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步入快车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安神益智是人参的两大强项。”吉林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主任李平亚表示,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人参皂苷已有约300种,人参皂苷在抗癌、抗炎、抗肥胖、调节代谢紊乱、改善记忆力以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创新药物也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目前全国获批上市的含有人参皂苷的药物已有10多种,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农在采集人参种子。新华社记者 周长庆 摄

  李平亚教授认为,随着政府和市场对人参科研投入的加大以及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未来会涌现出一批化学药物无法替代的人参类创新药物,让人参这一瑰宝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出“百草之王”的功能与药效,造福人类。

  据吉林省科技厅介绍,目前全省开发的人参单体创新药物已有7个进入临床研究,对“参一胶囊”“振源胶囊”等近10个已上市人参药品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后,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

  全产业链优化提质撬开市场

  人参产量占全国60%、占世界40%的吉林省,近年来在种植、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各环节优化提质,在确保人参品质的基础上,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丰富产品品类,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正被撬开。

  吉林省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于2016年组建,计划通过解决人参植保问题来提高人参产量和品质。该联盟秘书长徐怀友介绍,有些小农户不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为了保证产量,有时会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人参农残高、品质差。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通过搭建标准化种植基地,服务小农户规范使用农药,科学种植,实现品质和产量的“双赢”。

  在“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这一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专区的鲜参现在每公斤能高出市场价格2至4元,初步实现了优质优价。“因为加入联盟可以带来效益,目前3500户种植主体成为联盟成员,超过东北地区全部人参种植主体的20%。”徐怀友说。

  “我们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人参产业正本清源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吉林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张志财说,“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建立了一批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行测土种参,变粗放的种植模式为标准化种植模式,单产由每平方米0.8公斤提高到2公斤,优质率超过75%。

  根据吉林省政府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重点实施人参种业振兴和品质提升“两大工程”,通过抓“长白山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联盟建设,稳定人参种植规模,系统提升吉林人参产品品质。

  以品质为基础,长白山人参逐渐改变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的销售模式,借助人参进入食品的良好机遇,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产品“七十二变”,以新形态打入消费市场。吉林省正以精深加工为支点,撬开人参大众消费市场,步入产业新天地。

  作为人参加工的龙头企业,吉林集安益盛药业公司不仅研发出以人参皂苷为主要成分的“振源胶囊”“心悦胶囊”等药物,还以红参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膏剂、饮料、冲剂,以及以人参为核心成分的功能性化妆品。“只把人参当成农产品去销售是无法扩大规模的,因为消费者不知道如何使用,只有通过精深加工把人参变成便于百姓使用的产品,人参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公司董事长张益胜说,目前公司通过对人参根、茎、叶、花、果实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已开发出90款食品、500余款化妆品。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吉林省人参原料的精深加工转化率由8%上升到21.3%,精深加工产值由91.3亿元上升到160.7亿元,占人参加工产值的59%,较“十二五”末期增长26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已开发生产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实现了人参的全株开发利用。尽管从2015年到2021年,全省人参种植面积减少22.3%,但得益于精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人参产业综合产值增长30.3%,达到600亿元。

  有望激活千亿产业

  记者从对长白山人参主产区和业内人士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吉林人参产业发展面临宜参地减少、精深加工能力有待加强、市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但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日益重视,健康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的逐步升级,结合林下参等我国独有的资源优势,人参将成为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长白山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从2015年到2021年,吉林省人参种植面积虽然调减,但鲜参产量却由3.5万吨增加到3.89万吨,增长10.9%。徐怀友表示,广种薄收的人参种植方式无法持续,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产业体系的改变,未来人参将通过精耕细作从向规模要效益变成向单产和品质要效益。

  张志财表示,吉林省将打造长白山人参全链条可溯源体系,全流程把控质量,鲜参优质率在2025年将达到85%,通过扶优实现“良币驱除劣币”,让消费者放心服用人参。

  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长宝认为,吉林省将以优质人参原料为保障,继续提升人参精深加工水平,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在人参主产区重点培育5个以上集生产、精深加工、流通、营销全链条于一体的产业化联合体示范样板,促进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十四五”期间吉林省人参精深加工转化率计划年均增长5%。

  作为吉林省的两张“名片”,长白山人参与长白山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正成为趋势。在柳河县云岭野山参风景旅游区,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仅护育林地中自然生长的人参,还以人参为特色开发旅游,游客既能在野山参博物馆了解人参文化,又能在“参把头”的带领下体验采参乐趣,还能品尝人参盛宴……公司总经理曾宪清表示,公司依靠文旅融合实现发展,游客通过长白山森林旅游可以体验、了解人参文化,提高对人参的认知度,带动相关产品消费。

  吉林省计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要按照全链条开发模式,进一步稳定一产种植规模,着力提升二产加工能力,加快完善三产服务功能,推动全省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在“十四五”规划中,吉林人参产业产值将突破800亿元,二、三产业占比提升到50%和43%。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院长王英平认为,吉林人参产业未来完全可以实现千亿产值,成为中医药产业乃至民族产业的重要代表。(记者 周长庆 王晓林 长春报道)

责任编辑: 赵石乐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8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