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旧城改造的幸福故事
时间: 2022-02-21 08:22:14      来源: 吉林日报
分享本页至手机

  2016年6月,长春市启动实施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对三环以内166平方公里旧城区实施综合改造。这项工程的启动,影响和改变了老城区202万百姓的生活。2017年底,长春旧城改造主体工程基本收官。旧城换新颜,而旧城改造的脚步并没有就此打住,并且一路伴随着长春这座城市进步和发展。一直在蜕变的长春,每天都在讲述着有关旧城改造的幸福故事……

  红红火火“幸福院”

  无边光景日日新

  “前阵子我从外地回来,发现小区变得满地开花遍地红,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后来才知道这是街道社区新打造的‘荣光红’。”家住荣光街道晨宇小区的冯国涛工作单位不在长春,经常两头跑,每次回家,都会感受到小区里的新变化。

  “你看,从一进小区大门开始就有了新改观,原来的大门拆掉了,做了一个幸福家园的造型,门卫岗亭也换了,走进小区之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用大理石砌的一个墩儿,上边儿有一个红色的哨子,这个哨其实是个二维码的小程序,里面是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比如社区快讯、社区公告、便民助商、社区公益等信息,接收到‘哨声’后,社区工作人员会马上联系人解决,然后再给你回复。家里有个跑冒滴漏,这个‘荣光哨’就特别实用。再往里走,这个社区小广场也变了样,凉亭两侧加了文化长廊,包括每个单元门的装饰,这些设施都是全新的,也都以红色为主色调,过年了再挂上一排排的红灯笼,特别喜庆红火。”冯国涛说,他在2006年晨宇小区刚建成时就住了进来,16年来看着、感受着小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荣光街道打造了一系列幸福院,我们小区是一号院,未来还有二号、三号、四号院,听说附近40多个小区都要变成这种幸福院。每个小区都有个幸福院公约。早在2010年的时候,晨宇小区变成了弃管小区,当时小区的环境可以用垃圾成山来形容,私搭乱建,最后连吃水都成了难题。当时小区供水管线断裂,又没有物业维修,所以小区的居民很珍惜现在的改变,大家都想幸福地生活,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院公约,公约上的内容也是大家共同维护、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大家也能够自觉遵守公约上规定的内容。”

  在冯国鹏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城改造的意义也不再是简单的翻新,还综合了城市内在发展需求,通过旧城改造,百姓住得更好了,生活圈子更便利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更繁荣了,小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社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棚改”带来新生活

  回迁房里幸福年

  旧城改造的火热推进让长春日新月异,当“棚改”成了城市发展的高频语,“上楼”则成为棚户区居民心中最热切的期盼。2022年虎年新春,二道区八里堡新乡路上的棚户区住户刘玉金和邻居们喜出望外,因为大家“出棚入楼”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与之相伴的是乔迁群众的张张幸福笑脸。

  2022年1月6日进行选房,1月15日在鲁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办理入住手续,随后刘玉金拿到了鲁辉国际城12栋908房间的钥匙,这把小小的钥匙圆了刘玉金几十年的安居梦。

  “年前收房时我们一家又惊喜又激动,我们回迁房的交付标准是拎包入住,进屋一看这何止是拎包入住呀,高端的指纹锁、装修好的卫生间、配好的洁具、崭新的橱柜、烟机灶具还有地板、灯具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暖心、感动。”刘玉金说,能住上楼房,还是这么好的房子,他这辈子都心满意足了。

  “住在棚户区的日子简直无法形容。”回忆起棚户区里的生活,刘玉金感慨万千。“棚户区就是房老屋破,由于地势低,屋内潮湿,伏天的时候又闷又热,被子每天都晒但到了晚上还是潮。下雨时房顶漏水,墙渗水,雨下得大点,满屋地都是水。到了冬天得生火烧炕,满屋子煤灰不说,睡到半夜一两点钟就会被冻醒。虽然平时社区也给维修,但房子太老了,没办法。”刘玉金说,那时候,四口之家窝在不到60平方米的平房里,外孙子就在这个平房里长大,如今9岁了,终于住进了楼房,圆了全家人最大的梦想。

  民之所愿,政之所向。告别低矮、破旧的狭小平房,住上崭新漂亮的高大楼房,刘玉金一家安居梦的实现,是长春市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早在2005年,刘玉金入住的鲁辉国际城小区就被列入长春市108块重点棚户区改造计划地块,是二道区回迁居民集中度较高的小区之一。而从2006年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整个二道区棚改惠及的居民达39120户。

  参与旧城改造

  见证时代之变

  旧城改造一头连着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头连着长春市的发展。万利农贸市场是长春市二道区一家“老字号”菜市场。其规模大,菜价实惠,本该是附近居民买菜的不二之选。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设施老旧,环境脏乱差,渐渐失了热度。2021年,在全市推进旧城改造的进程中,万利市场一并进行了升级改造,老菜场终于迎来了新变化。小市场,大民生,一场华丽变身的背后,是百姓小康生活的舒心与期盼,更是旧改工程的脚步与回声。

  “看看,咱新改造的万利市场多受欢迎!”2月15日一大早,万利市场经理韩洪艳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里,万利市场里人声鼎沸,充满了烟火气。韩洪艳说,她是万利市场改造升级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迎着新春的曙光,看着崭新的万利,她的心里格外温暖。

  韩洪艳告诉记者,地处居民集中区,同时又是长春市二级批发市场的万利市场一直生意红火。随着时间推移,基础设施老化、卫生环境差等问题逐渐暴露。从昔日的“老旧破”“脏乱差”,到如今的干净整洁、焕然一新。万利市场之所以能迎来“变身”,得益于去年6月的改造升级项目。“改造中,我们主要对万利市场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不仅改造硬件设施,还提升软件服务,设有市场监管部,对产品交易提供有力保障。市场厅内进行分类区域划分,厅外摊位统一印有万利市场logo,分类清晰,摆放有序。水产区域还设置了导流槽,实现了和果蔬区的有效分离,彻底解决了海鲜区地面湿滑有腥味等问题。”

  作为万利市场十来年的“老顾客”,陶志诚亲身感受着市场变迁带来的幸福感。“万利市场菜价便宜,来这买菜的人多,但这个市场年头太久,路面都翻砂了,下雨时棚子滴水,地上都是积水,买菜得踩着木板走。改造后的万利市场可真不一样了,既有烟火气又有高颜值,不仅环境好了,还安装了监控系统,让咱老百姓很放心。”

  买菜的人买得舒心放心,卖菜的人卖得顺心开心,这是万利市场进行改造的最大收获。除了居民百姓从中受益,现在市场每天客流量基本上在两万人左右,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在韩洪艳眼中,旧改“改”出的不仅是百姓生活的变迁,更是时代之变。

  保留城市记忆

  工业遗存焕新颜

  始建于1958年的长春拖拉机厂,曾是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时光变迁,长春拖拉机厂于2006年画上句号,但它曾经的辉煌依旧存在于许多人的记忆中。此后十几年间,拖拉机厂旧址一直保留,杂草丛生,厂房破旧,这个工业遗址何去何从,一度牵动着人们的心。

  今年52岁的马立志回忆起长春拖拉机厂附近的变迁,感慨颇多。1975年,马立志一家搬到了一汽化油器分厂家属宿舍,与拖拉机厂家属区仅一路之隔。“1985年之前,我家一直住的是平房,那时候拖拉机厂盖的家属宿舍是最早的一批。”长春拖拉机厂的福利好,厂里的年轻人连找对象都很“加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傍晚,长春拖拉机厂俱乐部门口就成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俱乐部里放电影,门口的篮球场里很多人在打球,有时还会举办晚会,热闹极了。后来在长春拖拉机厂旧址闲荒的几年,他曾陪父母进去过,老人很怀旧,望着杂草丛生的旧址感慨万分。

  马立志的父亲78岁,母亲74岁,已经在这片住了35年。平时要想逛逛大一点儿的公园,就得去2.5公里之外的劳动公园。直到2020年,听说拖拉机厂要改造了,据说不盖楼,要建公园,老人心里十分兴奋。“那时不仅父母期盼着家附近能有一个这样的主题公园可以逛逛,周边的很多老居民都时刻关注着长春拖拉机厂的改造进程。”

  2021年5月,长拖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全新的“长拖1958”目标是打造吉林文商旅新客厅、文化复兴文旅消费目的地、国际文创产业生态基地。一场旧貌换新颜的蝶变开始了。同年年底,首开区3号厂房华丽变身生活体验中心,连锁快餐、咖啡厅、火锅、烤肉店等多家知名品牌入驻,年轻人喜欢的言几又书店也落户于此。室内的一组霓虹灯牌,人民大街、荣光路、阜丰路、小四轮拖拉机等街路和长拖产品的名字,瞬间勾起满满的回忆。

  马立志说,长拖附近的老人普遍恋旧,对周边的人也比较熟悉,如今规划了这样的主题公园,更不愿意离开这片了。甚至对周边即将新建的小区也十分关注,常常打听“房子啥时候建起来”。

  如今,周边居民对“未完、待续”的“长拖1958”改造十分关注。2号厂房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5号厂房潮流时尚中心计划于今年5月和12月开放。这个在旧城改造中脱颖而出的长春文化新地标,不仅提升了周边居民生活幸福感,也让区域交通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吴茗 韩玉红

责任编辑: 康世奇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01365